秀实再用前韵惠诗再答.答自述

声驰南国秀千林,逸气终疑困华阴。

病任烧空不烧火,诗唯传句不传心。

当年宗鲁江西梦,异日睎颜洛下吟。

直把风流付丘壑,真如封锁匣中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他的声音疾驰过南方的千片树林,超逸的气质始终让人怀疑是否被困在华阴之地。
疾病虽能焚烧他的身体,却无法点燃内心的火焰,诗歌只传递字句而不传达情感。
当年他在江西宗鲁之地怀揣梦想,未来希望能像颜回在洛阳那样吟咏诗篇。
他将风雅之事交付给山川大地,就像一把深藏在匣中的名琴。

注释

声驰:形容声音迅速传播。
华阴: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身处困境。
烧空:比喻疾病侵袭身体。
传心:传达内心的情感。
宗鲁:指宗族或儒家学派的发源地。
江西梦:过去的梦想或期望。
睎颜:仰慕颜回的道德修养。
洛下:洛阳,古代文化中心。
丘壑:山川大地,象征自然和隐逸生活。
封锁匣中琴:比喻才华未被世人所知。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王洋所撰,题目为《秀实再用前韵惠诗再答》。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和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情操。

首句“声驰南国秀千林”以“声驰”形容树木的繁盛之状,“南国”指代江南一带,而“秀千林”则是对那里的美丽景致的一种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

接着,“逸气终疑困华阴”中,“逸气”指的是诗人的情怀,“终疑”表明这种情怀难以释怀,“困华阴”则是环境与心境的交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

第三句“病任烧空不烧火”通过对比“病”与“火”的不同来形象地表达一种无形之痛,这种痛苦如同虚空中的烈焰,无处不在却又难以触摸,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

第四句“诗唯传句不传心”则是对诗歌艺术的一种反思,表达了诗人认为诗歌虽能传递语言,但往往无法完全传达作者的心灵深处。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当年宗鲁江西梦,异日睎颜洛下吟”里,“宗鲁”暗指孔子之意,表明诗人曾有过追寻古圣先贤的经历,而“江西梦”则是对往事的一种回忆,“异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睎颜”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洛下吟”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最后两句“直把风流付丘壑,真如封锁匣中琴”通过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将个人才华与情操深藏不露的状态,“风流”指代诗人个性化的文学风格,而“付丘壑”则是对这种风格的一种传承,“真如”强调了这种比较的真实性,“封锁匣中琴”则象征着将个人才华深藏,如同珍贵的琴瑟被封存于匣中,不为人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的情感与心境以及文学创作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王洋的个人才华和内在情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个人才华不为世人所识的无奈与自嘲。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秀实惠简问闲居消息有滴水滴冻之语以诗报之(其一)

气血扶舆梦幻身,用多补少不调匀。

如今滴水滴冻客,便是贪花贪酒人。

发白容衰争早晚,官荣家富费精神。

空花若解揩摩尽,方识人间一笑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秀实惠简问闲居消息有滴水滴冻之语以诗报之(其二)

晨钟斋鼓住僧园,纵不陪堂已一般。

恐为因缘略相似,若无消息自难安。

乐为苦本宜先戒,病是良医要好看。

为问炉香经卷外,有无尘妄更相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近闻直学冯子容以家产中丘乘之赋作诗戏之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关。

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遗基十万间。

宁许富儿通市籍,只求贤士共欢颜。

那知等级输邦计,亦许颜原见一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还许推诗轴

好在东安解戍瓜,归怀珠璧慰生涯。

翰林词伯梦中草,粉署仙郎笔下花。

已间箫韶还政俗,未持旌节自光华。

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