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门

居无门,顿觉神骨清,两眼划然明。

九垓为市,八荒为庭,瞋目直欲空寰瀛。

独游太古世,欲存外户不闭之高情。

横逆之来不必撄,撄人适以撄吾宁。

鲁勾践,原非人,君不见,齐庆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居无门》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首句“居无门,顿觉神骨清,两眼划然明”,开篇即点出居所无门,这种特殊环境让诗人的精神和身体都感到清新,眼睛也变得明亮。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象征着心灵的解放和视野的开阔。

接着,“九垓为市,八荒为庭”两句,将宇宙视为市场和庭院,展现出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世界的包容态度。他仿佛在说,整个世界都是他的舞台,他可以自由地探索和体验。

“瞋目直欲空寰瀛”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昂和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他似乎想要彻底理解和改变这个世界,使其达到某种理想状态。

“独游太古世,欲存外户不闭之高情”则表达了诗人向往原始、自由的生活状态,希望保持一种开放、不设防的心态,不受外界束缚。

“横逆之来不必撄,撄人适以撄吾宁”这两句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他认为不应主动招惹逆境,但也不应因害怕而自我封闭,真正的平静来自于内心的坚定和平和。

最后,“鲁勾践,原非人,君不见,齐庆卿”以历史人物鲁勾践和齐庆卿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观点:真正的伟大并非在于征服他人,而是在于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

筑楼不居人,楼已成弃掷。

逆彼郢匠心,聊取蔽庭隙。

上下数十年,积尘高一尺。

如英雄失路,惨澹无颜色。

卑陋在一隅,拳曲乾坤窄。

空椽啸狐鼠,杂处鬼与蜮。

当窗好竹树,翠雨收不得。

岂称高明居,宜付穷途客。

我昔居虽狭,完小殊清洁。

魍魉迫我去,安能恋十笏。

大地无所逃,倦羽聊此集。

人有阮生泪,楼绝庾公迹。

抚兹悟生理,物我成其僻。

朅来拨重关,忽入鳅蛇窟。

怪形印鹤爪,阴气结人立。

恍惚若有凭,森然竖毛发。

似非身可托,且庆俗已隔。

脱帽执箕帚,祛尘小收拾。

撩草罗衾裯,艳之以文墨。

何物讶见人,梁间声咄咄。

雨檐闻鼠鼬,短檠飞蟙蟔。

天以昌吾诗,何以呼逼仄。

苍茫十斛酒,浩荡千古月。

境遇本漠然,壮心多所激。

形式: 古风

将往南湖,秦岵斋先生以长歌赠行。作此奉答,即以留别

长身饥鹤毛羽修,客心茫茫增百忧。

破釜生鱼突无火,贷粟且谒监河侯。

买得轻航不盈尺,揭牌自著飘零客。

秋霜既下众林羸,一片寒烟压江白。

谁擘瑶笺赠远行,草风沙雨怅孤征。

文游曾接秦淮海,独谱离歌动别情。

先生浩气吞云梦,直以衙官卑屈宋。

醉后挥毫墨沈流,湘波岳石争浮动。

濯锦坊头贾傅祠,昔年鸿爪亦堪思。

长沙九月成衣未,客子秋帆欲挂时。

连朝风雨重阳节,醉插茱萸不妨别。

新诗笑谢杜陵人,八尺江湖壮行色。

濯足行将望八荒,巴陵水驿夜苍苍。

回头黄鹤西楼月,秋思离愁满岳阳。

形式: 古风

望夜

小泊垂杨岸,天长一水明。

人如舟不系,秋与月同清。

柝警鱼龙夜,风回草树鸣。

如何沙上雁,辛苦又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鸭兰矶

摇落暮天迥,轻桡带白蘋。

叶稀秋在树,江冷月亲人。

向水孤城闭,环山野烧新。

鸭兰风景别,渔唱满前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