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书屋为刘子樵赋

万竿苍玉护茅庐,清绝偏宜隐者居。

五月绿阴连户牖,三秋凉翠湿衣裾。

閒裁汗简供吟咏,醉写琅玕入画图。

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竹林书屋景象,充满了隐逸生活的韵味。首句“万竿苍玉护茅庐”以“万竿”形容竹之繁茂,“苍玉”比喻竹色之青翠,生动地勾勒出竹林围绕书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清绝偏宜隐者居”一句,点明了此处环境之清静,非常适合隐士居住,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五月绿阴连户牖,三秋凉翠湿衣裾”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书屋四季如画的美景。五月时分,绿荫覆盖门户,带来清凉;到了秋天,凉爽的翠色仿佛能浸湿衣襟,更添了几分诗意与清凉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

“閒裁汗简供吟咏,醉写琅玕入画图”则展现了主人在竹林中的生活情趣。汗简,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书籍或文稿;琅玕,即竹子,这里借指竹林。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在闲暇时读书写作,醉心于竹林之美,将其融入画作之中,体现了其高雅的生活品味和艺术追求。

最后,“何日考槃能遂愿,相从三径引柴车”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隐居于此的美好愿望。考槃,出自《诗经》,意为隐居山林;三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陶渊明,象征归隐之路。这两句既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是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书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高洁,以及诗人对自然、艺术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分题得黉馆弦歌送萧太守伯辰还深州

太守兴贤费琢磨,诸生岁久沐馀波。

黄堂昼永鞭笞静,泮水春深雨露多。

已喜闾阎兴揖让,屡闻父老诵时和。

州人自此敦风教,不独文翁有咏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石彦诚之官徐闻

故人取别大匆忙,行李朝来发帝乡。

当代求贤思治理,昔人作县重循良。

过家腊尽怀桑梓,度岭春来避雪霜。

海上到时官事少,题诗日日对桄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黄思恭先生受诰还永嘉

回鸾五色散天香,凤翥龙飞粲玉章。

圣主褒封昭盛典,先生拜赐荷恩光。

大夫命服尊乡里,学士官衔压右坊。

此别但期多寿考,永歌天保颂时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苏伯厚编修

先生交谊重金兰,十载同朝列从官。

天禄校书知姓字,经筵进讲识衣冠。

花迎旅榇春云暗,树掩铭旌暮雨寒。

目送归魂招不得,忍将别酒酹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