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其八十一)项橐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道理的深奥没有尽头,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大儒也可能有所不知。
老子和项橐这样的小孩,圣贤难道有固定的老师吗?

注释

义理:指道德、伦理或学术的道理。
丘:指孔子,这里借代有学问的人。
老聃:即老子,古代哲学家。
项橐:传说中的神童。
圣岂有常师:圣人难道有固定的老师吗?暗示智慧并非只来自特定人物。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古圣先贤教诲的尊崇态度。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宇宙间的道理和真理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伟大的孔子也可能有所不知。这里的"义理"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和道德准则,"虽丘"指的是儒家尊崇的圣人孔子。诗人通过这一表述,展示了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谦逊态度,即认识到个人认知的局限性。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这句话则是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崇拜。"老聃"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和列子,他们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著称于世;"项橐"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隐者,以清高自守而闻名。这两句诗通过将古代不同领域的智者并提,表达了诗人对于圣贤之道的尊崇,以及对他们教诲的寻求和向往。"岂有常师"意味着这些圣贤之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去理解和运用。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智慧与道德教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古代先贤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杂咏一百首(其十一)鬼谷子

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

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杂咏一百首(其八)剧孟

向令从七国,是自列陪臣。

太尉空称赏,非知剧孟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八)壶公

跳入无人见,谁知有路通。

长房非黠者,草草出壶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杂咏一百首(其六十六)夏无且

秦法严堂陛,秦兵绕殿庐。

如何危急际,只有一无且。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