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徐若浑的《游龙华寺》,描绘了诗人重游龙华寺时的感慨与回忆。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杖履曾为胜地游”,开篇即点明诗人曾经在此地游览,以“杖履”形象地描绘出行游之态,既显出诗人风雅之气,又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着,“朅来惊叹岁华周”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地时的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但又在某些方面保持着不变,这种对比给人以深思。
“上方重阁人如旧,修竹茂林山自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龙华寺的景致,上方的阁楼依旧,人们也仿佛未曾改变,而周围的竹林、树林则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衬出人心的恒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尚想纵谈方外去,空馀妙墨壁间留。”这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他想象着自己曾经在这里畅谈玄理,而现在只能看到墙上留下的精妙书法,这不仅是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艺术与智慧的敬仰。
最后,“回头彭蠡湖边路,准拟东归一钓舟。”诗人回望来时的路,心中已有了归隐的打算,他希望在东归的路上,能有一叶扁舟相伴,或许是在彭蠡湖畔,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龙华寺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