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华寺

杖履曾为胜地游,朅来惊叹岁华周。

上方重阁人如旧,修竹茂林山自秋。

尚想纵谈方外去,空馀妙墨壁间留。

回头彭蠡湖边路,准拟东归一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若浑的《游龙华寺》,描绘了诗人重游龙华寺时的感慨与回忆。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句“杖履曾为胜地游”,开篇即点明诗人曾经在此地游览,以“杖履”形象地描绘出行游之态,既显出诗人风雅之气,又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着,“朅来惊叹岁华周”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地时的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但又在某些方面保持着不变,这种对比给人以深思。

“上方重阁人如旧,修竹茂林山自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龙华寺的景致,上方的阁楼依旧,人们也仿佛未曾改变,而周围的竹林、树林则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衬出人心的恒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尚想纵谈方外去,空馀妙墨壁间留。”这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他想象着自己曾经在这里畅谈玄理,而现在只能看到墙上留下的精妙书法,这不仅是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艺术与智慧的敬仰。

最后,“回头彭蠡湖边路,准拟东归一钓舟。”诗人回望来时的路,心中已有了归隐的打算,他希望在东归的路上,能有一叶扁舟相伴,或许是在彭蠡湖畔,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龙华寺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5)

徐若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游章法寺

嘉君步屐招提寺,应与白云相对闲。

尽见地舆藏胜境,始知天柱是名山。

疏疏叶脱长林表,沥沥泉鸣乱石间。

又入郡城声利窟,定嫌轻自宝坊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经纶堂

我公大志在经纶,初向山房寄此身。

到老自全千丈节,调元曾转万家春。

青编勋业光终烂,翠琰文章久更新。

今古斯人常想慕,不应上垫雨中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蓝田喻言诗二首(其一)

南有树居叟,翛然一径开。

经年野户外,不见俗人来。

冰炭知难合,溪山觉易陪。

竹间逢片石,一坐便忘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蓝田喻言诗二首(其二)

处世觉还早,终无陆地波。

事从安分少,忧为过求多。

虑广神偏昧,心平气自和。

万般惟好胜,胜得又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