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璞琢穷工巧,书帷适用高。
得邻辉宝墨,栖迹卧文毫。
匪月光长在,非冰暑自逃。
千金不论直,一字若为褒。
这首诗通过对水精笔架的细致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文房四宝之美的追求与欣赏。首联“璞琢穷工巧,书帷适用高”以“璞琢”形容笔架的制作工艺之精细,而“书帷适用高”则点明了其在书房中的实用价值,暗示了它作为文人案头必备之物的重要性。颔联“得邻辉宝墨,栖迹卧文毫”进一步描绘了笔架周围的环境,宝墨与文毫的映衬下,笔架仿佛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不仅实用,更添文雅之气。颈联“匪月光长在,非冰暑自逃”运用比喻手法,将笔架比作月光与冰块,表达了它能为文人提供清凉与灵感,如同月光照亮夜空,冰块消解夏日酷热。尾联“千金不论直,一字若为褒”则表达了对笔架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其价值不在于金钱的价格,而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对文人创作的贡献,一个字的褒奖,足以表达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水精笔架的独特魅力及其在宋代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为爱红蕉品格殊,移根千里涉崎岖。
不知今岁秋阳里,能有丹心似旧无。
穴竹张弦耸碧空,不劳抑按任天风。
莫誇有智藏声足,须信无心触处通。
明月夜深飘更远,閒窗人静听何穷。
知音弗辨山兼水,都在洪钧一噫中。
羽翮本云程,丹青入小屏。
长年离远塞,尽日啄寒汀。
暮角无惊势,春风悄去翎。
几回疑繫帛,旅枕梦初醒。
檐霜重如雪,池水冷于冰。
鸟舌生根涩,花心起怨憎。
旅人尤倍觉,年少尚难胜。
欲作新春饮,高楼未可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