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制小车(篮舆)在湖南秋天的景色中悠然欣赏的情景。"伊轧篮舆不受催"写出了诗人乘车的轻松自在,不受外界匆忙节奏的打扰。"湖南秋色更佳哉"直接赞美了湖南秋天的美景,表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接下来两句"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则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初见茶花的场景:女子身着青裙,面容如玉,如同茶花般清新脱俗;而此时正值九月,路边的茶花开得正盛,仿佛与那女子的美丽相映成趣。这两句通过人花相映的手法,既展现了湖南秋天的生机盎然,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邂逅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湖南秋天的喜爱以及初次遇见茶花的美好记忆,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审美追求。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陇云知我欲船开,飞过江东还复回。
不似周颙趋阙去,山灵应许却归来。
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
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三面青山围竹篱,人间无路访安危。
扶筇共坐槎牙石,涧水悲鸣无歇时。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
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