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乡山临海岸,别业近天堄。
地接龙堆北,川连雁塞西。
童年方剃削,弱冠导群迷。
儒释双披玩,声名独见跻。
须缘随垦请,今乃恨暌携。
寂寂空愁坐,迟迟落日低。
触槐常有志,折槛为无蹊。
薄暮荒城外,依稀闻远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愁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开篇“乡山临海岸,别业近天堄”两句,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边远幽深的氛围。“地接龙堆北,川连雁塞西”则进一步描绘出一片广阔而又偏僻的地域。
“童年方剃削,弱冠导群迷”表达了诗人自幼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到了青年时期便引领着一群志同道合之士。"儒释双披玩,声名独见跻"则显示出诗人学识渊博,对于儒家与佛教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须缘随垦请,今乃恨暌携”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痛。"寂寂空愁坐,迟迟落日低"则是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沉浸于无尽的愁绪,时间在缓慢流逝。
“触槐常有志,折槛为无蹊”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薄暮荒城外,依稀闻远鸡”则是在傍晚时分,在废弃的城墙之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鸡鸣声,增添了一份孤寂与怀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故土、友情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切眷恋。
不详
寒雨霖霖竟不停,羁愁寂寂夜何宁?
山遥塞阔阻乡国,草白风悲感客情。
西瞻瀚海肠堪断,东望咸秦思转盈。
才薄孰知无所用,独嗟戎俗滞微名。
夜来枕席喧风水,忽坐长叹恨无已。
为客愁多在九秋,况复沦流更千里。
戎庭节物由来早,倏忽霜秋被寒草。
旅雁噰噰□□□,羁人夜夜心如捣。
与君离别恨经年,何事音书遂黯然。
肠断祇今□□□,□知西北泣云烟。
三冬自北来,九夏未南回。
青溪虽郁郁,白云尚皑皑。
海闇山恒暝,愁云雾不开。
唯余乡国意,朝夕思难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