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首(其三)

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

今日去年时,曹娥读夜碑。

末后一句子,佛眼莫能窥。

白莲峰顶上,红日绕须弥。

鸟啄珊瑚树,鲸吞离水犀。

太平家业在,千古袭杨歧。

形式: 偈颂

翻译

去年的这个时候,炉火中雪花纷飞。
今年的此时,曹娥深夜研读石碑。
最后一句话,深奥难解如佛眼。
白莲花尖上,红日映照着须弥山。
鸟儿啄食珊瑚树,鲸鱼吞没离水的犀牛。
太平盛世的家业,千百年来继承杨歧禅法。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红炉:烧得通红的炉火。
片雪:片片雪花。
曹娥:古代孝女,此处可能象征夜读之人。
夜碑:夜晚研读的石碑。
佛眼:佛教比喻高深难测的眼光或智慧。
窥:看透、理解。
白莲峰:象征纯洁或高洁之地。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世界中心。
珊瑚树:珍贵的海洋生物,常用于装饰。
离水犀:离开水面的犀牛,可能象征稀有或珍贵之物。
太平家业:繁荣稳定的家族产业。
千古:千秋万代。
袭杨歧:继承杨歧禅宗的教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勤所作的《偈六首(其三)》。诗人以独特的时空交错方式,回忆去年今日的雪景,又描绘了今年此时曹娥夜读的情境,暗示时光流转。"末后一句子,佛眼莫能窥"表达了深奥的禅意,寻常人难以理解。接下来的两句"白莲峰顶上,红日绕须弥"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出超脱尘世的宁静景象,山顶的日出与佛教中的须弥山相映成趣。

"鸟啄珊瑚树,鲸吞离水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越世俗的意境,以自然界的生动画面象征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太平家业在,千古袭杨歧"则寄寓了对理想社会和禅宗传承的期待,寓意着和平与智慧的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诗意交融的特色。

收录诗词(15)

释慧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首(其一)

至道无难,唯嫌选择。

桃华红,李花白,谁道融融只一色。

燕子语,黄莺鸣,谁道关关只一声。

不透祖师关捩子,空认山河作眼睛。

形式: 偈颂

八月二十五,有宾兼有主。

辊出雪峰毬,打动禾山鼓。

天帝释摇头,大梵王作舞。

不透上林关,未敢轻相许。

空生不解此家风,惹得岩前华似雨。

形式: 偈颂

咏月

月轮端似古人心,皎洁高深处处临。

纵在波涛圆缺定,照尘尘亦不能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十六观经颂

韦提重礼请能仁,愿说西方净报因。

十六观兼三净业,修之即得往生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