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
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
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故国的深切思念与无尽哀愁。"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表明诗人因官职清闲而有余暇回忆起往昔的长途跋涉,但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渴望和无法归去的痛楚。
接下来的"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则是诗人在远游中的景象描绘。吴僧指的是居住在吴地(今江苏一带)的僧侣,而秣陵寺应指的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寺庙;而楚客则是来自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旅人,洞庭舟则是在洞庭湖上行驶的小船。这里通过对不同地方特色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广泛的游历经历。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感慨和悲凉。诗人因长期患病而对天气变化异常敏感,能够预感到即将到来的雨水;同样,由于长时间陷入贫困,诗人对于秋天的到来也格外敏锐。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个人遭遇。
"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则是对青春意气与时光易逝的一种感慨。诗人在自问自己的壮志豪情还剩多少,而伊水(即河南伊河)却依旧向东流去,这不仅象征着时间的不可挽回,也暗示了个人抱负与世事无常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而又无法真正逃离的人生况味。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康衢一望通,河洛正天中。
楼势排高凤,桥形架断虹。
远山晴带雪,寒水晚多风。
几日还携手,鸟鸣花满宫。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
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
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
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
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
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月沈霜已凝,无梦竟寒灯。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