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东兰若夜归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

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

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一位老僧人独守禅床,我这一生大半在异乡漂泊。
在愁苦的音乐声中老去,梦中还在书剑江湖中忙碌。
鸟儿急促,山色渐暗,蝉鸣稀疏,树下清凉。
再次启程,不知将去往何方,只有尘土路上,月色苍茫。

注释

衲:僧人的破旧衣裳。
异乡:外地,他乡。
管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书剑:读书和舞剑,代指文武生涯。
暝:天黑,傍晚。
蝉稀:蝉鸣声稀少。
尘路:充满尘土的道路,象征旅途艰辛。
月苍苍:形容月色昏暗,迷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夜归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生活中的孤独感。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对故土的怀念之情。"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此处"管弦"指的是音乐,可能是指琴瑟等乐器,而"书剑"则象征着学问与武术,两者都是古人修身养性、自我提升的手段。这两句暗示诗人在异乡虽年华老去,但心中仍怀抱着艺术和学问的追求。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傍晚时分自然界的声音,"鸟急"指的是鸟儿在黄昏时分的啁啾声响,而"蝉稀"则是指蝉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

"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无奈和对未来未知之地的探索。在夜色中,月光下那漫长而寂静的道路,无疑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生活中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于生活状态的反思。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洞灵观冬青

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

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

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

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盈上人

月沈霜已凝,无梦竟寒灯。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看雪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祗命许昌自郊居移就公馆秋日寄茅山高拾遗

一笛迎风万叶飞,强携刀笔换荷衣。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岩响远闻樵客过,浦深遥送钓童归。

中年未识从军乐,虚近三茅望少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