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使君次韵

万石亭西半是苔,旧时官柳著行栽。

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

好在一廛从此记,休论三径有谁来。

会须便作渔梁去,莫遣鸬鹚忽见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万石亭西半是苔”,以“万石”点明地点的古老与庄重,而“半是苔”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痕迹,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旧时官柳著行栽”一句,通过“官柳”的栽种,不仅展现了昔日的官府风范,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两句,生动描绘了官员与百姓和谐共处的场景,使君(地方长官)亲自为百姓建造居所,月下举杯畅饮,体现了官民之间的融洽关系和淳朴的生活情趣。

“好在一廛从此记,休论三径有谁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喜爱和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复杂世事的淡然态度。“一廛”指的是一小块土地,象征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三径”则是隐士居住之地的代称,此处用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诗人更倾向于现实中的简单快乐。

最后,“会须便作渔梁去,莫遣鸬鹚忽见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未来能像渔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水之间,远离世俗的纷扰,同时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外界轻易打扰或误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和家叔春日

晓看春水满方塘,静掩柴扉白日长。

花意风光空烂漫,客愁山色对苍茫。

扬州歌吹今何在,陶令田园亦就荒。

试问南来米贵贱,欲随春浪过潇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留二兄

闻挈囊衣指故林,上堂长跪涕沾襟。

肯将断雁相望影,来慰惊波未定心。

客路山川方积雪,吾庐桃李久成阴。

归鞍底用匆匆发,更促杯盘语夜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嘲人买妾而病二首(其一)

但知琼树斗清新,不道三彭捷有神。

处仲未闻开阁事,维摩空对问禅人。

封侯燕颔何妨瘦,伐性蛾眉却怕颦。

从此空花扫除尽,定须嚼蜡向横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嘲人买妾而病二首(其二)

何须天气水边新,便好尊前赋洛神。

定自中年多作恶,非关尤物解移人。

莫愁阿鹜烦君嫁,且学西施为我颦。

争似农家无一事,从来婚嫁只朱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