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仪部文镫斋饮沈存周锡斗作歌

蜡花摇摇客半醉,重为主人拈旧器。

吾州薄技近已无,可怜流转还供士女娱。

张铜炉,黄锡壶,匏尊王周银碗朱。

后来沈老亦煎锡,粉合茶奁常接觌。

只如此斗方口酌酒多,环镌杜甫《饮中八仙歌》。

我今一斗三斗五斗过,欲放未放愁摩挲。

款记康熙岁戊戌,是岁仆龄才十一。

鬓丝回忆春波桥,沈老门前绿杨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蜡花摇曳,客人微醺,主人热情地取出珍藏的器皿,如铜炉、黄锡壶、匏尊和银碗等,这些都是精致的饮具。诗人感慨技艺的流失,这些昔日的珍品如今只为市井男女提供娱乐。诗人特别提到了沈老,他擅长煎锡制壶,其作品甚至刻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诗人自己饮酒豪放,但面对这些传世之物,又不禁心生感慨,因为它们见证了岁月流转和个人的成长,从康熙戊戌年的稚嫩少年到如今鬓发斑白。最后,诗人忆起在沈老门前的春日情景,绿杨依依,充满了怀旧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44)

钱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颜氏所藏鲁公名印歌

唐印朱文观者信,铜花斑斑红沫润。

两字左右方寸强,颜家世守此名印。

二十四郡忠臣无,公名才得天子呼。

杲卿其兄真卿弟,眨公出公名不诬。

其时天下人望同。不以名称称鲁公。

岂知此印到今好,手举公名精爽充。

我欲昌黎名印得,可双颜印分芒色。

公行死矣韩生归,君命之衔皆报国。

形式: 古风

琉璃厂肆见小方玉印一刻巩固私印四字桥纽葫芦样玉印一刻帝甥二字虎纽明巩都尉物也辄为咏之

乌驳马入承天门,煤山山亭忍复云。

巩府焚先刘府焚,乃独未毁玉篆文。

帝姬去年悲已薨,家无藏甲犹守城。

汇旁黄绳子女系,毋污贼手此帝甥。

两字岂知早刻印,甥兮甥兮国俱殉。

藩封恨不二王曾,巷战嗟难二卿仅。

巩固实惟巩永固,省文缪篆美无度。

人之不亡帝左右,玉之不变神呵护。

一双中有暗泪流,华池丰屋春暂留。

主印乐安应并匣,几时南去在扬州。

形式: 古风

集散木庵严侍读已买得巩忠烈公两玉印出观复为歌之

秦游橐金归岂多,急此巩误他人磨。

昨为言之今已得,激昂使我成悲歌。

我歌直为巩永固,我悲不独巩永固。

茫茫天地忠义人,旧物流传孰如故?

大江月照扬州城,中有乐安玉印明。

明年君归携此行,两印百年犹在京。

问何去去江南程,玉虽有字曾无声。

愿君与购贵主印,后先漂转重合并。

香檀作匣盖刻铭,志趣差同号与名。

夫妇于人本不轻,况其家国关死生。

形式: 古风

雪怀陈明经经业(其一)

乡人数南至,经岁问音书。

对雪寒无藉,思君懒不如。

秋堂新稻入,午枕浊醪余。

生事双扉阖,从传与世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