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避暑

午转槐阴,正炎暑、侵肌似醉。

问何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

傍沼茅亭杨柳绿,倚崖草阁梧桐翠。

唤玉人、纤手掬清泉,生凉意。开枕簟,浮瓜芰。

琼液浅,歌喉细。对文禽雪鹭,助成幽致。

十顷碧莲潇洒国,万竿修竹清凉世。

算此时、情绪有谁同,吾侬自。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夏日中午,槐树下的阴凉如同酒醉般侵袭肌肤。
询问哪里有人能敞怀披发,解开衣衫挥动衣袖。
池塘边的茅亭杨柳青翠,山崖旁的草阁梧桐苍翠。
呼唤美人,用纤细的手捧起清泉,带来丝丝凉意。打开竹席,品尝瓜果。
美酒如琼浆,歌声婉转。面对洁白的水鸟,增添了幽静的氛围。
十顷碧绿的莲花池,万竿挺拔的竹林,构成清凉的世界。
算来此刻,谁能共享这份心境?只有我们自己。

注释

午转:中午时分。
槐阴:槐树阴凉。
侵肌似醉:像酒醉一样侵入肌肤。
披襟散发:敞开衣襟,散开发丝。
解衣扬袂:解开衣服,挥动衣袖。
傍沼茅亭:池塘边的茅亭。
倚崖草阁:山崖旁的草屋。
生凉意:带来凉爽之意。
开枕簟:打开竹席。
琼液:美酒如琼浆。
歌喉细:歌声轻柔。
文禽雪鹭:文雅的水鸟。
幽致:幽静的意境。
十顷碧莲:十顷碧绿的莲花池。
万竿修竹:万竿高大的竹子。
情绪有谁同:谁能共享这种心情。
吾侬自:只有我们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避暑的夏日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清凉舒适的情趣。开篇“午转槐阴,正炎暑、侵肌似醉”几句,将夏日烈日下的热气与酩酊醉酒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炎热的感觉。

接着,“问何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则是诗人寻找避暑之所,想要放松身心,摆脱炎热带来的不适。这里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

下文“傍沼茅亭杨柳绿,倚崖草阁梧桐翠”写出了避暑之地的美丽景色,水边、亭阁、杨柳与梧桐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风光画卷。

“唤玉人、纤手掬清泉,生凉意。开枕簟,浮瓜芰。琼液浅,歌喉细”则是诗人在避暑之地享受清泉洗涤与瓜果的甘甜,以及悠扬歌声带来的清凉感受。“玉人”指的是侍女或美丽的人,“纤手掬清泉”形象地描绘了她们细腻的手势。

最后,“对文禽雪鹭,助成幽致。十顷碧莲潇洒国,万竿修竹清凉世。算此时、情绪有谁同,吾侬自”几句是诗人与友人一同在这避暑之地共享美好时光,对比现实中的喧嚣与这里的幽静,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和对未来清凉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双头莲

一柄双花,低翠盖、呈祥现美。

人正在、薰风亭上,满襟如水。

二陆比方夸俊少,两乔相并修容止。

雨初晴、午永斗红酣,真奇耳。双白鹭,双赪鲤。

飞与泳,俱来此。绾双鬟天上,侍香童子。

双剑丰城双孕秀,双凫叶县双趋起。

谩空谈、国士本无双,今双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虞美人

寒来暑往何时了。世故催人老。一人口插几张匙。

何用波波劫劫、没休时。饥来吃饭困来睡。

莫把身为累。谁能较短与量长。

落叶西风一梦、熟黄粱。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蝶恋花.北津夜雪

灯火已收正月半。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

怪得美人贪睡暖。飞瑛积玉千林变。

道是柳绵春尚浅。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

漠漠一天迷望眼。多情更把征衣点。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醉落魄.用范石湖韵

江头离席。晚潮双橹催行色。往来属玉双飞白。

笑我多情,犹作未归客。红尘奔走何时息。

归心还似投林翼。角巾醉里从敧侧。

独立东风,天际露岑碧。

形式: 词牌: 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