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篇

独漉泥沙,泥污沙白。污水洁水,实如过客。

大鱼工食鱼,小鱼唯食泥。

葭菼何苍苍,网罟不得施。渔人有梦,方舟以行。

风习习兮云冥冥,海若振辔冯夷举旌,丰隆赫怒天吴鸣。

龙母股栗,长鼍轰保,况虾蟆彭蜞及石鲮。

海潮江雨一夕罢,天地万里皆清宁。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独漉篇》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中的一幅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象征与寓言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物与现象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与行动,以此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慨。

首句“独漉泥沙,泥污沙白”,开篇即以“独漉”为题,暗示了诗中将展现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或心境。接下来,“污水洁水,实如过客”,通过对比“污水”与“洁水”,隐喻人生境遇的多变与无常,如同匆匆过客,难以把握。

“大鱼工食鱼,小鱼唯食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海洋生态中的食物链,大鱼捕食其他鱼类,而小鱼则以泥沙为食,揭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和食物链的复杂性。

“葭菼何苍苍,网罟不得施”则转向对芦苇丛生之地的描写,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未被人类干扰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渔人有梦,方舟以行”引入了人的活动,通过渔人的梦境与乘舟出海,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赖。

后半部分“风习习兮云冥冥,海若振辔冯夷举旌,丰隆赫怒天吴鸣”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波涛汹涌的大海景象,通过海神、冯夷、丰隆、天吴等神话人物的出场,增添了神秘与壮观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龙母股栗,长鼍轰保,况虾蟆彭蜞及石鲮”则继续扩展了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从龙母到各种小虫,再到石鲮,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海潮江雨一夕罢,天地万里皆清宁”以海潮退去、江雨停止,天地恢复宁静的景象收尾,寓意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整体而言,《独漉篇》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与宇宙的思考。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而望远海,海上浮云白如纸。

不见若木华,但见日小如粟米。

当欲腾身直上乘日车,周流极彼四海之津涯。

天帝下相接,群仙如虫沙。

瀛洲与三山,跬步何污邪。

知不可得还故家,彼往此来良足嗟。

富贵已极可奈何。可怜汾水上,落日摇空波。

形式: 乐府曲辞

杨叛儿

乐莫乐,乐平阳,番禺翠羽擎珠珰。

紫罗衫子白霓裳,一夕富贵毋相忘。

男趋女趋,生男弃诸。今日杨叛儿,昔日卫子夫。

形式: 乐府曲辞

于阗采花

采花女儿于阗姝,颜色比玉玉不如。

金舆迎之不肯出,千回万转犹自殊。

飞燕合德亲姊妹,闻道同宫还作态。

潇湘之竹一色碧,迄今不染皇英泪。

欲出不出心自怜,春风只在秋风前,与归长信归于阗。

形式: 乐府曲辞

鞠歌行

骊马曰黄黄马骊,目有真主才知之。

将军门下号多士,独重舍人能好衣。

闻乐欲寐乐必古,苦言中人人必怒。

丈人芒然毋自苦,暮四朝三栗难数。

舂有相杵,厩有厮养,击缶呜呜且高唱。

玉衡在空长十丈,称物深凭极其量。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