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带来的清凉景象和心境的改变。"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写出了夏日突然降临的雨云和连绵不绝的雨声,这种景象常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被用来表达天气变化对人情感的影响。
"尽洗红埃去, 并将清气回"则是说这场雨洗去了尘世的喧嚣与污浊,同时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心灵的净化。这里的“红埃”指的是尘土和俗世的烦恼,而“清气回”则象征着雨后的清新和精神上的解脱。
"潺湲浮楚甸, 萧散露荆台"这两句通过对水流和露珠的描写,增强了夏雨后自然景色的美丽。其中,“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楚甸”指的是水中之物,如荷叶等,“萧散”则是形容露珠散落的样子,“荆台”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或是某处的地名,这里用来增加诗句的意境。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景象中受到启发,想要写下这份美好的心情,但因笔已湿润而不得不暂停。这里,“随车瑞”可能是指雨后车行所引起的水花,如同吉祥之物,“濡毫”则是说诗人在写作时,因天气湿润,墨汁渗入纸中,使得笔锋受到了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夏雨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喜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
圣明殊未至,离乱更应多。
澹泊门难到,从容日易过。
馀生消息外,只合听诗魔。
高吟欲继沃州师,千里相寻问课虚。
残腊江山行尽处,满衣风雪到闲居。
携来律韵清何甚,趣入幽微旨不疏。
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
吴都使者泛惊涛,灵一传书慰毳袍。
别兴偶随云水远,知音本自国风高。
身依闲淡中销日,发向清凉处落刀。
闻著括囊新集了,拟教谁与序离骚。
已尽沧浪兴,还思相楚行。
鬓全无旧黑,诗别有新清。
暂憩临寒水,时来扣静荆。
囊中有灵药,终不献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