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皇帝挽诗二首(其一)

与进依三善,从游阅五冬。

初终存缱绻,议论极从容。

辅政时虽浅,开藩眷自浓。

不如仙宅犬,犹从鼎湖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跟随进士的三次善举,一同游历五个冬季。
开始和结束都充满深情,讨论问题时态度从容。
虽然辅佐政务时间短暂,但受到的恩宠深厚。
这比不上仙人住所的狗,还能追随鼎湖离去的龙。

注释

与进:跟随进士。
依三善:三次善举。
从游:一同游历。
阅五冬:五个冬季。
初终:开始和结束。
缱绻:深情。
议论:讨论问题。
极从容:态度从容。
辅政:辅佐政务。
时虽浅:时间短暂。
开藩:受到恩宠。
眷自浓:恩宠深厚。
仙宅:仙人住所。
犬:狗。
鼎湖龙:鼎湖离去的龙(指去世的皇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光宗皇帝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已故君主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生前政绩的回顾。诗中通过描述皇帝与臣子们的亲密关系和皇帝的施政特点,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情厚谊。

"与进依三善,从游阅五冬",这两句描绘了皇帝在位期间,广纳贤才,重视德行修养,与臣僚共同进步,经历了多个冬季的政务历练。

"初终存缱绻,议论极从容",表达了皇帝与臣子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讨论国事时的从容不迫,显示出皇帝的治国智慧和决策稳健。

"辅政时虽浅,开藩眷自浓",虽然皇帝的执政时间相对较短,但他的恩宠和眷顾却深得人心,特别是在分封诸侯方面,赢得了广泛的爱戴。

最后两句"不如仙宅犬,犹从鼎湖龙",以犬随龙的典故,寓意即使在皇帝去世后,臣子们仍如忠犬般追随其精神,表达了对逝去君主的敬仰和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皇帝的赞美,也是对逝者深深的哀悼。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再用邦衡韵赞其閒居之乐且致思归之意

一别龙门不计春,思公梦渡太皋津。

遥知绿野朱颜好,应笑红尘白发新。

午茗亲烹留上客,夜棋酣战调佳人。

道腴有味诗弥胜,何止冰凝与蜜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次韵送杨昌英赴麻阳宰

未结絇丝侍玉除,聊纡墨绶奉安舆。

诸君相尚耻为令,明府何妨大所居。

岁美莫忧君不足,日长当念民无如。

玉床箭镞何劳寄,只愿章交使者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汤平甫知县二首(其二)

相君早日翼天飞,晚落江湖罪以微。

好事一时开翠壁,佳名千古记黄扉。

朝游要及鸦翻树,夕返何妨萤湿衣。

更得汤休奇绝句,后来谁忆谢玄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汤平甫知县二首(其一)

上清别殿旧通明,仙圣飞腾户不扃。

出郭尚疑窗列岫,绝堤始露岳真形。

奇奇怪怪无非洞,下下高高总可亭。

但把醺酣酬绝景,天风吹面径须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