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期而会,不约而同。晴光烁烁,和气融融。
际遇两朝圣主,中兴徽庙禅丛。
良田天锡平如砥,坐对灵苗岁岁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以自然景色和历史背景为依托,赞美了新建的净慈天锡庄。"不期而会,不约而同"表达了庄子的偶然相遇与自然的巧合,"晴光烁烁,和气融融"则描绘了明亮阳光照耀下的温暖氛围。接着,诗人将庄子与两位圣主——可能是宋朝的两位皇帝——相联系,暗示其在中兴时期的重要地位,以及与禅宗的缘分。
"良田天锡平如砥"运用比喻,形容田地肥沃平整,如同磨刀石一般,显示出上天的恩赐。最后,"坐对灵苗岁岁丰"寓意庄稼年年丰收,表达了对这块土地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盼。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歌颂天地之恩、国家之兴的赞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皇恩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孤踪抹过海门东,吴越溪山几万重。
一拜起来还一拜,不知何处见圆通。
鍊实而食,择木而栖。灵灵自晦,物物难齐。
秋敛巢虚睡稳,梦破月印清溪。
入石入木知分数,古篆今篆攻岂难。
祇因雕巧失真体,不见全文在世间。
草木传真笔力高,戴嵩牛在一秋毫。
此行莫拟天台去,忍作孤僧过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