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日夜梦登青城最高峰醮仙官醮罢同羽士二三人散策月下濯足涧水意甚适也推枕惘然纪以唐律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峻峭的山峰孤独地耸立,四周环绕着碧绿的环境,那清晰的吉祥之气是从祠堂西边散发出来的。
祭祀结束后,星空如水洗过一般清澈,穿着羽衣的僧侣在月光下游玩,溪水映照得满满当当。
这神圣的地方虽然遭受兵燹破坏,但仍然保持着它的真境,我担心自己在遥远的他乡会迷失梦境。
昔日的烟霞伴侣如今还有谁在?是否有人愿意再次携手,一同攀登那通往仙境的丹梯。

注释

崷崒:形容山势高峻。
孤岑:孤立的山峰。
祠西:祠堂的西边。
星坛:举行星祭的坛场。
醮罢:祭祀完毕。
天如水:天空如镜面般清澈。
兵劫:战争的劫难。
梦魂迷:迷失梦境。
烟霞旧侣:昔日的仙道朋友。
丹梯:道教中指通往仙境的阶梯。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梦境中登临青城山最高峰的情景。首句"崷崒孤岑碧四围"形象地写出山峰高峻、翠色环绕的景象。"分明佳气是祠西"暗示了山上的仙灵之气,祠堂可能位于美景之中。

"星坛醮罢天如水"描绘了祭祀仪式结束后,天空清澈如水的宁静夜色。"羽褐追游月满溪"则写诗人与几位道士月下游玩,溪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显得格外惬意。

"真境可容兵劫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战乱的忧虑,即使身处仙境,也担心人间的不幸会侵扰。"天涯长恐梦魂迷"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感,以及诗人对迷失其中的担忧。

最后两句"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表达了诗人对旧日仙侣的怀念,以及渴望再次携手共游仙境的愿望。整首诗通过梦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衢道士郑自得即天庆寮舍种梅疏池为小亭扁曰横清有诏住南岳道观复以此扁其亭解官事言归袖诗相访为次韵

高人久已悟空花,养就丹田日月华。

方丈有谁来晤语,横枝相对虑无邪。

云开衡岳重回首,雪满柯山迟到家。

乞得归閒来叩户,摘将青子荐流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上茶使邹郎中孟卿(其五)

广文官独冷,博士冗不治。

况此侯国泮,赘哉童子师。

萧散非郑老,文章惭退之。

可能冰雪地,一借春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久旱祷雨罗仙有应使君再赋索和

未饶风伯怒吹云,且为仙翁荐宝熏。

光夺钟山耕父室,令传古道阿香坟。

流膏泫泫沟塍溢,喜气酣酣曲糵醺。

太守同忧亦同乐,兵厨馀沥不难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久雨快晴侍杨尚书燕镇远楼

瘴雨弥旬快作晴,小山香馥晚风清。

高秋幕府閒书檄,落日江山拥旆旌。

形势自应专一面,关河犹未息交枰。

雅知牧御须才望,盍早还朝洗甲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