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形式: 古风

翻译

王子深入探讨道理,微妙话语洞察细微。
回归布山隐居生活,心随天际云朵飘渺。
你的离去怎能拖延,珍稀花草恐将凋零。
我内心也渴望归乡,常梦见松月映照山岗。
毅然独自踏上旅程,长啸声中开启岩洞门扉。
森林山谷久已荒芜,石径上生长出蔷薇。
但愿能与笙鹤为伴,年末时分共度余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开篇“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两句,通过设想朋友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描绘出一幅深秋静谧的图景,其中“微言”代表了友人柔和而又充满智慧的话语,而“破秋毫”则是形容话语轻柔到如同能穿透初秋的细微气息。

接着,“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两句表达了朋友选择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情感。这里的“布山”指的是朋友返回的隐居之地,而“兴入天云高”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冲动。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两句中,“尔去”是对友人离别的关切,“安可迟”表达了不忍心看到朋友离开的急迫感,而“瑶草恐衰歇”则是担忧美好的时光可能会因为离别而逝去。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两句流露出诗人自己对故乡或精神家园的向往之情。这里的“怀归”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归属感,而“屡梦松上月”则是这种感情在梦中得以释放的写照。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朋友离别后的孤独情怀和坚定选择。其中“傲然”代表了一种不为外界干扰、自信前行的情态,而“独往”则是诗人在失去友伴后仍旧坚持自己道路的决心。

随后,“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环境变化的感慨。这里的“林壑”指的是山谷之间的自然景观,而“久已芜”则形容这些地方因为长时间无人问津而变得荒废不堪。同时,“石道生蔷薇”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描写。

最后,“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渴望。在这里,“愿言”代表了诗人的诚挚愿望,而“弄笙鹤”则是希望能够与朋友共享自然之美。至于“岁晚来相依”,则是在表达随着岁月的流逝,希望能够在未来某个时刻与友人重聚,一起享受那份静谧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以及对朋友离别后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

觉罢揽明镜,鬓毛飒已霜。

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

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

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

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吾将抚尔背,挥手遂翱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别郑判官

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

浮云本无意,吹落章华台。

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

二年吟泽畔,憔悴几时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赠张公洲革处士

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

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闻。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

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

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赠张相镐二首(其一)

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

六龙迁白日,四海暗胡尘。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经纶。

澹然养浩气,歘起持大钧。

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

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

拥旄秉金钺,伐鼓乘朱轮。

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

诸侯拜马首,猛士骑鲸鳞。

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

圣智不失时,建功及良辰。

丑虏安足纪,可贻帼与巾。

倒泻溟海珠,尽为入幕珍。

冯异献赤伏,邓生倏来臻。

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

昔为管将鲍,中奔吴隔秦。

一生欲报主,百代思荣亲。

其事竟不就,哀哉难重陈。

卧病宿松山,苍茫空四邻。

风云激壮志,枯槁惊常伦。

闻君自天来,目张气益振。

亚夫得剧孟,敌国空无人。

扪虱对桓公,愿得论悲辛。

大块方噫气,何辞鼓青蘋。

斯言傥不合,归老汉江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