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善寄桃源图日赋诗

张生寄我《桃源图》,桃源有路归何日。

高堂坐见武陵溪,犬吠鸡鸣犹髣髴。

云气挟山山欲行,山穷水阔桃花明。

仙家只在流水外,世上无人知姓名。

一日花间问渔者,山河百二如崩瓦。

赤帝西来祖龙死,复见同槽有三马。

太康去秦六百秋,子孙生长不知忧。

商颜黄绮亦何事,白发出侍东宫游。

龙争虎战俱寂寞,绝境空存已非昨。

种桃何必指秦人,春到花开又花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诗《张继善寄桃源图日赋诗》以张生寄来的《桃源图》为引子,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理想世界的感慨。首句“桃源有路归何日”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暗示了桃源般的隐逸生活遥不可及。

接着,“高堂坐见武陵溪”描绘出诗人想象中桃源的田园风光,犬吠鸡鸣声犹在耳边,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云气挟山山欲行”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流动感,暗示桃源的神秘与超脱。“仙家只在流水外”进一步强调桃源的远离尘世,而“世上无人知姓名”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中“一日花间问渔者”转而描述现实世界,山河不再稳固,如同崩瓦,暗示了社会动荡。“赤帝西来祖龙死”暗指历史更迭,权力更替。“复见同槽有三马”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象征着权臣并起,预示着政治纷争。“太康去秦六百秋”则借古喻今,感叹世事沧桑。

最后,“种桃何必指秦人”表达出诗人对桃源理想的超越,认为即使不是秦人也能创造美好的桃花源,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向自然,美好总会循环。“春到花开又花落”则以自然现象收束全诗,寓意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寄图引发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隐逸与纷扰的深沉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董源寒林重江园

天下画师无董源,学者纷纷工水石。

云山万里出巴陵,白首淮南见真迹。

乱石平坡净无土,松根裂石蟠龙虎。

偃盖千年饱雪霜,深林六月藏风雨。

江上村墟何处入,浮空远黛蛾眉湿。

渔人日暮各已归,小舟如凫落潮急。

我昔西清尝看画,南唐此本千金价。

坐移绝境在云间,月出霜猿啼后夜。

薄游未挂吴淞帆,令我一夕思江南。

安得买田筑室幽绝境,开窗日日分晴岚。

形式: 古风

送王克让员外赴陕西

貂裘万里独冲寒,旧是含香汉署官。

白雪作花人面落,青山如凤马头看。

关中相国资王猛,海内苍生望谢安。

应念东南有遗佚,采芝深谷尚盘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月闻雷

天气初寒春尚赊,坎中夜半有鸣蛙。

百年宇宙喧戎马,十月雷霆起蛰蛇。

老柳黄垂霜后树,小桃红破雨中花。

三公燮理非无术,愁听空江度鬼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清明日陪杨铁崖饮城东门是日风雨

荡舟挝鼓出东门,怪雨盲风野色昏。

海上一春犹作客,楼头三日共开樽。

青山石马新人冢,锦树黄鹂旧相园。

快意百年须痛饮,转头何处不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