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造普同塔

珊珊玉骨本玲珑,挂角羚羊不见踪。

特地作亭图甚么,为怜松竹引清风。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她那如玉的身姿本就娇美灵动
挂角的羚羊已经踪影全无

注释

珊珊:形容女子姿态轻盈。
玉骨:比喻女子洁白如玉的肌肤。
玲珑:精致小巧,形容女子身姿优美。
挂角:古代读书人出行时,常把书挂在马鞍两侧以备随时阅读。
羚羊:象征高洁或稀有之物。
不见踪:消失得无影无踪。
特地:特意,故意。
作亭:建造亭子。
图甚么:为何要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为怜:因为怜惜。
松竹:常用来象征坚韧不屈和高洁品格。
引清风:引来清新的风,寓意净化环境。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僧造普同塔》,作者是宋代的释行机。诗中以"珊珊玉骨本玲珑"形容僧人的风姿清雅,如同美玉般剔透,暗示其品格高洁。"挂角羚羊不见踪"则借羚羊比喻僧人如隐士般行踪难觅,增添了神秘感。诗人不解僧人建造普同塔的目的,用"特地作亭图甚么"提问,表达了疑惑。然而,他推测可能是为了"为怜松竹引清风",即僧人希望通过塔来亲近自然,吸引清风,体现出僧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寓含了对僧人出尘心境的赞美和对僧人生活方式的理解。

收录诗词(9)

释行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三夜闻雁

年年风景暗相催,雁叶初红雁又来。

枕上一声闻最苦,江南人望寄书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三月三日寒食

三月初三寒食雨,春光黯淡似秋光。

羽书未报江东捷,何日看花到洛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小池

白绵飞尽绿丝深,无数鱼儿聚藻阴。

日夜潺湲声不断,分明一片伯牙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小游仙

青鸟衔书遍海涯,香风不返五云车。

可怜夜夜瑶池月,空照蟠桃一树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