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答幼春(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在诗中,林朝崧以一种幽默而含蓄的方式,对古代文人墨客进行了巧妙的比拟和评价。
首句“白也谪仙恺之痴”将李白与王恺之并提,李白被誉为“谪仙”,而王恺之则以“痴”字形容,这里或许暗含了对二人不同性格或成就的对比。接着,“江湖颇传醉后诗”一句,既是对李白醉酒赋诗的传说的引用,也暗示了诗人在江湖间流传的不凡才情。
“谁知雁行揖坡谷,吾家阿买非常儿”两句,进一步展开比喻。将古代文人比作雁行中的成员,其中“坡谷”分别指苏轼和黄庭坚,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显赫。通过“揖”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文人间的相互尊重与交流。最后,“吾家阿买非常儿”则是自谦之语,将自己比作家中并不起眼却实为非凡的孩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谦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才情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定位,充满了文化韵味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