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世真如寄,登临得及时。
地高风起急,天迥日沉迟。
绿鬓欺纱帽,黄花照酒卮。
不知陶靖节,归去亦何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首联“身世真如寄,登临得及时”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美景的积极态度。颔联“地高风起急,天迥日沉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高风急、天际日落的情景,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绿鬓欺纱帽,黄花照酒卮”则转向了个人的装扮与饮酒的场景,以“绿鬓”和“黄花”分别象征青春与秋天的花朵,与“纱帽”和“酒卮”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暗示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尾联“不知陶靖节,归去亦何为”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思考,似乎在问自己是否也应该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但又不确定这样做的意义所在,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内心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东风才解冻,又复送君归。
客久交游广,才多志愿违。
惜无毛义徼,故有老莱衣。
莫遂终南隐,令人候少微。
逆旅暂携手,东风拂面尘。
乾坤戎马日,江海别离人。
归路鄱阳外,羁愁浙水滨。
归哉倍珍重,行勿负蒲轮。
野水已吞岸,人家多闭门。
田畴成巨泽,市井讶荒村。
晓冷衣仍夹,愁迷镜似昏。
沧洲无限思,独立共谁论。
暌离嗟已极,飘泊定何如。
不废阴铿句,空怀乐毅书。
故乡飞剑外,征路禁钟馀。
寄语吴中友,毋嗔问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