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重云閟佳月,世谓天公悭。
一年待一夕,一夕阻开颜。
持此窥大炉,何如管中斑。
两轮驾宇宙,万世浩相关。
不知几中秋,来往于其间。
中间一晦明,琐细不足删。
惟应一樽酒,慰此清夜閒。
閒讥月姊懒,醉骂云师顽。
客去我自寐,悠然梦高攀。
斫却婆娑林,永断寒蟾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中秋不见月》,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未能赏见明月的遗憾和对自然现象的哲思。首句“重云閟佳月”描绘了满天乌云遮蔽了明亮的月亮,暗含了诗人对美景被阻的惋惜。接下来,“一年待一夕,一夕阻开颜”强调了人们对中秋月圆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诗人将月比喻为“大炉”中的微小斑点,暗示其在广阔宇宙中的渺小,但又强调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深远。“不知几中秋,来往于其间”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月相更替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阴晴圆缺变化频繁,但中秋月的意象始终存在。
“中间一晦明,琐细不足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琐碎和月光的短暂的反思,认为即使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中秋月的美仍然是值得怀念的。“惟应一樽酒,慰此清夜閒”借酒抒怀,希望能以酒消愁,享受这宁静的夜晚。
最后,诗人以戏谑的口吻“闲讥月姊懒,醉骂云师顽”,表达了对月神和云彩的调侃,流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在客人离去后独自入眠,梦中还渴望能亲近那被云遮住的月亮,甚至幻想砍伐婆娑的树木,让寒蟾(月)不再藏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不详
篱日疏疏暖薄寒,檐沟无语晓庭乾。
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
扁以槐堂之钜笔,铭以云谷之高辞。
镇以平园之签帙,照以太极之肝脾。
千岩万壑转芳气,青天碧海流清规。
春晨画出舞雩咏,夜景看成彭泽诗。
勉哉此事要真积,昔者所闻无坐驰。
愿追策骥予陶子,勿但嘐嘐如牧皮。
君如快马捷先鸣,上便追风不计程。
杨监西江推格律,陆郎东海服才情。
栽培花木心无事,弹压湖山句有声。
如许清名刚不惜,苦来蛮角建愁城。
偪塞天星近,纷纶世事平。
瘴消原谷长,蝗死岳芝生。
径合迷车辙,宵明误鼓声。
裤寒空数挽,屦绽莫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