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建昌南城包显道所建的光风霁月阁题写的,展现了阁楼的高雅与文化气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扁以槐堂之钜笔”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云谷之高辞”则寓意高尚的文辞,“平园之签帙”和“太极之肝脾”暗指丰富的藏书和深邃的思想。他进一步描绘阁楼带来的景象,如“千岩万壑转芳气”和“青天碧海流清规”,展现出阁楼景色的优美与清新。
诗人将阁楼比作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认为它能激发人们如同“春晨画出舞雩咏”般的生活情趣,或如“夜景看成彭泽诗”般的诗意情怀。他鼓励人们在此处积累真实的经验,避免空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阁楼主人的期许,希望他能像古代贤人那样有所作为,而非仅满足于表面的浮华。
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赞美了阁楼的建筑之美,又寄寓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体现了项安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