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合欢扇子。扑蝶花阴里。半醉海棠扶不起。

淡日秋千闲倚。宝筝弹向谁听。一春能几番晴。

帐底柳绵吹满,不教好梦分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词采取了《清平乐》的曲牌,其结构和韵律都遵循了这一古典诗词形式。开篇“合欢扇子,扑蝶花阴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扇子不仅是用来驱散暑热的工具,也成了捕捉蝴蝶的玩耍,这种游戏般的行为透露出词人在夏日里的悠闲心态。

接着“半醉海棠扶不起”一句,则让人感到词人可能是在一种微醺中,试图去扶起那已经倒下或者倾斜的海棠花(一种传说中的美丽花卉),这种努力与无奈交织在一起,凸显了词人的情感复杂性。

“淡日秋千闲倚”一句中,“淡日”指的是不太明亮或热烈的阳光,“秋千”则是古代女子娱乐的一种方式,这里形容词人在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中,可能是在回忆过去或者享受当下的宁静。

“宝筝弹向谁听”一句,则是对音乐的描述。“宝筝”指的是珍贵的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词人似乎在询问,在弹奏这美妙乐曲的时候,是在寻找哪一个倾听者。这不仅反映了词人的孤独感,也可能暗示着对某个人或某段往事的怀念。

“一春能几番晴”则是在探讨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主题。一年之中,春天总是短暂而多变,这里词人在追问,在这有限的一季春天中,能够有多少个晴好的日子。这种对时光的感慨,不仅体现了词人的感性,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界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最后,“帐底柳绵吹满,不教好梦分明”则是对夜晚情境的描写。“帐底柳绵吹满”形容的是微风拂过,帐内外的柳絮被轻柔地吹得满室飞舞,而“不教好梦分明”则是在表达词人对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态度。这里的“不教”,可能意味着词人宁愿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不愿意清醒地面对现实。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在夏日里的闲适与孤独,在春天里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梦境与现实之间模糊边界的探讨。

收录诗词(22)

李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章台月/一斛珠

露轻风细。中庭夜色凉如水。荷香柳影成秋意。

萤冷无光,凉入树声碎。玉箫金缕西楼醉。

长吟短舞花阴地。素娥应笑人憔悴。

漏歇帘空,低照半床睡。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

过垂虹、四桥飞雨,沙痕初涨春水。

腥波十里吴歈远,绿蔓半萦船尾。连复碎。

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

笑杜老无情,香羹碧涧,空只赋芹美。

归期早,谁似季鹰高致。鲈鱼相伴菰米。

红尘如海丘园梦,一叶又秋风起。湘湖外。

看采撷、芳条际晓随鱼市。旧游漫记。

但望里江南,秦鬟贺镜,渺渺隔烟翠。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

紫曲迷香,绿窗梦月。芳心如对春风说。

蛮笺象管写新声,几番曾试琼壶觖。

庾信书愁,江淹赋别。桃花红雨梨花雪。

周郎先自足风流,何须更拟秦箫咽。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登县楼(其二)

见说南楼秋气多,夜凉槐荫影婆娑。

满怀风月成辜负,奈此青州从事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