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大雨

日转桐阴枕午亭,忽闻楼外走风霆。

山云倒卷木枝亚,海雨横飞水气腥。

蓦地奔腾错昏晓,拍天号怒混沧溟。

无端又捧斜阳出,帘额芭蕉晚更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十三日一场大雨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与变幻。

首句“日转桐阴枕午亭”,描绘了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梧桐树的缝隙,洒在亭子上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然而,这种宁静很快被打破,次句“忽闻楼外走风霆”以强烈的对比,引入了雷鸣电闪的动态画面,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接着,“山云倒卷木枝亚,海雨横飞水气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猛烈。山间的云朵被狂风卷起,树木似乎都低垂着枝条,仿佛承受不住风雨的重量。海面上的雨水横飞,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腥味,形象地表现了雨势之大。

“蓦地奔腾错昏晓,拍天号怒混沧溟”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震撼的场景。大雨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分昼夜地奔腾,其声如雷鸣,怒吼着冲向天空,与大海融为一体,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惊人之处。

最后,“无端又捧斜阳出,帘额芭蕉晚更青”两句,以雨后的景象收尾。尽管大雨倾盆,但太阳依然顽强地露出脸庞,给世界带来一丝光明。雨后,芭蕉叶更加翠绿,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雨行

壬寅六月丙午日,黑风倒捲天河溢。

天神欲下群鸟翔,东海波涛猝僵立。

指顾苍莽烟尘翻,抉荡万怪迷乾坤。

丰隆下劈蛰龙起,飞廉怒挟群山奔。

人人对此神色变,都道年来不曾见。

高原下隰咄嗟遍,惧有洪流漂九县。

方今江海群狐嗥,铜轮万里追风涛。

陆沉在厄谁能逃,上方劫后荒无毛。

可能粒食需江皋,忧国无聊复静坐。

坐觉清凉满怀袖,莫说江南天更漏。

应是仁恩及旱苗,帝怀廑我生民瘦。

不然内地奸民多,嗷嗷鸿雁纷关河。

谁与枵腹定干戈,及今倖际太平岁,瘠壤膏沃腾秧歌。

愿挽天河洗铁甲,筹边三策无蹉跎,李唐刘贶今谁何。

形式: 古风

暑夜感怀二首(其一)

溽暑窘残夜,揽衣见明星。

圆荷托静气,微凉生广庭。

徘徊涉故怀,急景难暂停。

宵露堕膏沐,白鸟趋晦冥。

欲采芙蓉花,迢迢荐芳馨。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暑夜感怀二首(其二)

春晖蔼青淑,嘉德难具陈。

空谷发兰芽,恶露殊荆榛。

一朝失所天,溉养需路人。

焉知寄生草,懵然胡与秦。

同根本相耀,谁能判参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记梦

閒情偶共碧山远,秋意每随溪水长。

小草马蹄六七里,东风吹雨下横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