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夜感怀二首(其二)

春晖蔼青淑,嘉德难具陈。

空谷发兰芽,恶露殊荆榛。

一朝失所天,溉养需路人。

焉知寄生草,懵然胡与秦。

同根本相耀,谁能判参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暑夜感怀二首(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思绪与感慨。

首句“春晖蔼青淑,嘉德难具陈”以春日的温暖阳光和美好的品德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接着,“空谷发兰芽,恶露殊荆榛”运用对比手法,将兰花在空谷中生长的清新与荆棘丛生的恶劣环境形成鲜明对照,寓意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保持高洁品质的坚韧精神。

“一朝失所天,溉养需路人”则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描述失去庇护的兰花需要路人灌溉的情景,暗喻人在逆境中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接下来,“焉知寄生草,懵然胡与秦”以寄生草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仍保持清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最后,“同根本相耀,谁能判参辰”以兰花与寄生草共同生长为比喻,强调了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下,也能展现出各自的光彩。同时,提出疑问“谁能判参辰”,即如何分辨光明与黑暗,隐含了对社会道德标准模糊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坚守正直品格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记梦

閒情偶共碧山远,秋意每随溪水长。

小草马蹄六七里,东风吹雨下横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一)

樗材法檃栝,拳曲无旧痕。

百川学大海,巨细同一源。

浮交昔已薄,所负在师门。

师门忽代谢,三载殊凉温。

閒庭闭白日,重级生軿轩。

素怀远莫致,怆恍思旧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二)

高楼春日晖,结茝揽庭树。

回廊带曲室,一一旧趋步。

古欢十二载,针砭起沈痼。

隆冬素雪飞,桑榆冻已暮。

回风动地来,人事变新故。

安得三神山,借作长年驻。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旧意,百端交集,作感旧三章(其三)

白露下庭草,寒蝉休树林。

独弦发哀歌,中夜调素琴。

高言媲教德,观海难为深。

忧怀觏群小,呐呐如不任。

世无赵文子,焉知随会心。

帝乡日以远,言笑不可寻。

愿托晨风翮,遐寄冲霄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