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怅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五月水边柳树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春末夏初时节的姿态和氛围。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深入泥土、枝叶繁茂、倒挂水面形成一片阴凉。这里的“涯涘”指的是河岸边缘的湿润地带,柳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得非常旺盛。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则是从柳叶的角度写出,它们仿佛还沉浸在春天的寒冷中,还没有完全展开,阳光下的身体变得更加柔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传达了初夏时节柳树生长的特点。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描述的是柳枝在微风中摇曳,它们已经长得很重,垂挂下来,甚至能触碰到河面,并且随着波纹轻拂。这里的“方展”可能指的是柳树枝条在水平方向上的伸展。
接下来的"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份美景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寄托。它像是在说,整个景象就像是醉人的烟霞一样令人沉醉,而那柳树下的清晨露珠,又如同月光下愁思的泪滴。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这两句诗写出了自然界中小生命与大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细长的柳絮可能会让游鱼产生错觉,而脆弱的鸟类在栖息时也担心受到惊吓或踩踏。
最后,"怅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象的不舍和依恋之情。这里的“怅”字意味着内心的忧伤和留恋,而“含春”则是说柳树中蕴含着春天的气息,诗人希望能够任凭这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柳树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情感。
不详
吹台山上綵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
应谓焦桐堪采斲,不知谁是柳吴兴。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初绿间浅深。
偃仰倦芳褥,顾步爱新阴。
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祠像已加唐衮冕,乐工犹服晋衣冠。
夕膳望东周,晨装不少留。
酒中同乐事,关外越离忧。
座湿秦山雨,庭寒渭水秋。
何当鹰隼击,来拂故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