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景元赴秀州判官诗

恢炱煽炎毒,万里无来风。

殿阁少微凉,况乃陌路中。

纨扇可把挥,秋高网丝虫。

冰山岂足恃,见睍聿消融。

进退信惟谷,黄尘奈匆匆。

郑君冰雪姿,干将依崆峒。

竭蹶救头然,巾车佐元戎。

生人在炽炭,吾何惮爞隆。

往闻开元帝,逃暑绣岭宫。

偪仄政浩叹,木阴见姚崇。

烦溽顿以消,语识静胜工。

相期在此行,山泉养童蒙。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名为《送郑景元赴秀州判官诗》。诗中描绘了夏日炎炎,万里无风,宫殿内也感到酷热难耐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在酷暑中人们寻求清凉的渴望与无奈。

“恢炱煽炎毒”,开篇即点明夏日酷热的氛围,“恢炱”形容热气蒸腾,炎热如火。“万里无来风”,进一步强调了炎热的无处不在,连一丝风都没有。“殿阁少微凉,况乃陌路中”,宫殿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外面的街道了,形象地表现了炎热的普遍性。

接着,诗人通过“纨扇可把挥,秋高网丝虫”两句,以扇子挥动驱赶蚊虫,暗示人们试图寻找避暑的方法,但效果有限,只能暂时缓解。而“冰山岂足恃,见睍聿消融”则表达了对依靠外物避暑的不信任,冰山虽冷,但在烈日下也会融化,象征着外在的避暑手段难以持久。

“进退信惟谷,黄尘奈匆匆”,这两句反映了人生的艰难与匆忙,即使在酷热中,人们仍需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无法逃避。“郑君冰雪姿,干将依崆峒”,诗人赞美友人郑景元如同冰雪般高洁,比喻其品德高尚,同时提到干将剑与崆峒山,暗示郑景元将像英雄一样,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才能。

“竭蹶救头然,巾车佐元戎”,描述了郑景元即将前往秀州担任判官,将为地方治理贡献力量。“生人在炽炭,吾何惮爞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认为人民生活在困境中,自己不应畏惧任何困难。

最后,“往闻开元帝,逃暑绣岭宫”,引用唐代玄宗皇帝避暑的故事,与当前的情境形成对比,暗示尽管历史上的帝王也曾寻求避暑之法,但现实中的问题却更为复杂。“偪仄政浩叹,木阴见姚崇”,表达了对政治环境的感慨,以及对贤臣姚崇的怀念,希望在新的环境中能有所作为。

“烦溽顿以消,语识静胜工”,这两句总结了诗的主题,即在炎热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通过对话与交流,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心灵的清凉。“相期在此行,山泉养童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希望在新的旅程中,能够共同成长,如同山泉滋养幼苗一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兄子象先罢公试归知武林动静成古风三首(其一)

黄庭有真诣,魂升魄入渊。

知机动以食,还反道自然。

尝闻鍊色石,可用补苍天。

时哉复时哉,宁教悔在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兄子象先罢公试归知武林动静成古风三首(其二)

野鹤入鸡群,猿岂王孙辈。

之人定忘物,未足言身世。

丹山两凤皇,为谁来哕哕。

灵龟发与肣,可以卜隆杀。

形式: 古风

兄子象先罢公试归知武林动静成古风三首(其三)

明珠以弹雀,得雀亦亡珠。

飏鹜以当鹰,夫岂猎之徒。

黄金有定价,韫椟盍藏诸。

薰风扇馀凉,吾方爱吾庐。

形式: 古风

元夜斋居

元夜忆年时,忘情居灏灏。

县斋今夕居,曷谓伤怀抱。

都缘人事非,不足年时好。

世母舍我归,屈指忧吾老。

人亡不可见,此心为草草。

大人月云忌,弃我方儿褓。

呱呱救婴泣,安知请丘祷。

诸父洎诸兄,下世吁何早。

悲伤失所恃,涕泪流行潦。

哀思动时节,不见莲灯好。

乡居计日长,松楸倩谁埽。

诸母侍何期,念旧呼穹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