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春去也·春愁》描绘了诗人对春去秋来的深深感慨。开篇“春来风雨侬愁做”,以风雨渲染春日氛围,暗示了春天带来的并非只有生机,也有愁绪。接着,“送得春归,却是愁来路”表达了诗人送别春天时,愁苦之情如同春归一般无法摆脱。诗人感叹“愁来原是共春来,春归不带愁同去”,揭示了愁绪与春光相伴而生,随春而去的无奈。
“愁欲留春少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试图挽留春光,但春却无情离去,留下满心愁绪。“春竟抛愁独去”形象地刻画了春的决绝和诗人的失落。最后,诗人无奈地提出“何如索性不逢春,一年长在愁边住”,宁愿永不遇见春天,只生活在无尽的愁苦之中,流露出对春去愁来的深深哀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为载体,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愁苦,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清代词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