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了惠的作品,以鹰和鹞鸟为喻,探讨尊卑与大小的相对性。"鹰窠里懵鸱,鸠巢中俊鹞",形象地描绘了看似强大如鹰的鸱在鹰巢中显得迷茫,而看似弱小的鹞鸟却在鸠巢中展现出不凡。接着,诗人指出"称尊未必尊,做小未必小",暗示真正的尊贵并不在于外在的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智慧。
"只么泥里洗泥,到了全没分晓",进一步强调在世俗纷争中迷失自我,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最后,以"有分晓,海水不禁杓子舀"作结,寓意只有具备清晰洞察力,才能超越表面现象,即使是大海也无法阻挡有能力的人去舀取。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