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一首(其十三)

鹰窠里懵鸱,鸠巢中俊鹞。

称尊未必尊,做小未必小。

只么泥里洗泥,到了全没分晓。

有分晓,海水不禁杓子舀。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了惠的作品,以鹰和鹞鸟为喻,探讨尊卑与大小的相对性。"鹰窠里懵鸱,鸠巢中俊鹞",形象地描绘了看似强大如鹰的鸱在鹰巢中显得迷茫,而看似弱小的鹞鸟却在鸠巢中展现出不凡。接着,诗人指出"称尊未必尊,做小未必小",暗示真正的尊贵并不在于外在的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智慧。

"只么泥里洗泥,到了全没分晓",进一步强调在世俗纷争中迷失自我,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最后,以"有分晓,海水不禁杓子舀"作结,寓意只有具备清晰洞察力,才能超越表面现象,即使是大海也无法阻挡有能力的人去舀取。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93)

释了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一首(其十二)

七手八脚,三头两面。欢喜冤家,头头撞见。

山僧建立宗旨,直须为我成褫。

学人未达其源,也要请师方便。有方便,没方便。

石巩张弓,三平中箭。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一首(其十一)

天兮高,地兮厚。月为夜,日为昼。重阳定是九月九。

渊明采菊向东篱,山僧面南看北斗。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一首(其十)

一二三四五,不落宫商角徵羽。

混然格调超千古,白雪阳春安足数。

此曲而今谁乐闻,夜来月在长松树。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偈颂七十一首(其七)

山空木落,秋清露寒。释迦卤莽,达磨颟顸。

唯有陶靖节,东篱采黄菊,烂醉夕阳残。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