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袁莞沙移守夷陵

分符报政未经年,路绕衡阳喜复传。

冠服已将回左衽,湖湘容易转吴船。

功联汉柱青云上,忧系燕台玉几前。

此去荆门应不远,金溪馀韵想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秉同所作的《闻袁莞沙移守夷陵》。诗中描绘了袁莞沙调任夷陵时的情景与诗人对其的感慨。

首句“分符报政未经年”,点出袁莞沙任职不久,便传来即将调任的消息。接着“路绕衡阳喜复传”一句,以“喜”字转折,表达对袁莞沙即将到新任地的喜悦之情,同时暗含对旧地的留恋。

“冠服已将回左衽,湖湘容易转吴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从湖湘之地到夷陵的地理变迁,以及官服从南向北的变化,暗示了政治版图的变动。

“功联汉柱青云上,忧系燕台玉几前。”这里以“汉柱”、“青云”、“燕台”、“玉几”等意象,分别象征功业、高远、忧虑和权力中心,表达了对袁莞沙政绩的肯定和对其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关切。

最后,“此去荆门应不远,金溪馀韵想依然。”诗人预见到袁莞沙离任后,荆门之地不会太远,而金溪(或指其过往政绩)的影响力仍会持续存在,流露出对袁莞沙政绩的怀念和对其未来前景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调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成就的回顾,也有对未来挑战的预想,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2)

李秉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亭写怀

溪头常拟别吟窝,无奈衰残入鬓何。

麟凤不来知梦改,莺花为伴觉春多。

水流涧底空鸣瑟,风到松梢自起波。

世事浮云古如此,观澜何用五噫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石城山访陈碧洋主事

海国风涛壮,巍然见石城。

苔痕侵地绿,岭气接天青。

路锁朝霞霭,江横夜月明。

悲风惊树杪,龙卧渴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谒菊坡有作

夫何造化妙,产此名世贤。

横胸几渊海,直步三山巅。

道德百世师,呼吸雷风随。

出手无全牛,历历堪鼎彝。

孤忠久忧国,端揆宜戮力。

当宁侧席思,胡然乐家食。

吁嗟宋阳九,奇袤蚀仁厚。

毒手摧纲常,真魏已掣肘。

贤俊几登崇,叶公能好龙。

大厦支一木,胡马鸣西风。

岂谓惮错节,泉流自中竭。

辞疏几千年,义命真皎洁。

寒坡秋露深,霜英动豪吟。

灵凤奋万仞,矰缴嗟何心。

悠悠四百年,白日悬青天。

晨窗对书读,清风犹泠然。

形式: 古风

曲水流杯

王溜清虚出翠微,谁从太乙泄玄机。

千年流泽遗仙籍,九曲传杯醉谢晖。

张老岩高红日近,葛川台石紫霞飞。

狂歌一曲清藜瘦,回首苍茫云树稀。

逍遥不尽登临兴,更向清泉共濯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