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其一)秋声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翻译

秋天的肃杀之声突然响起,渐渐的能听到声音,淅淅萧萧的风声似乎没有停住的意思。这风声惊到了倦于行旅的人。对着油灯望着影子自我感叹,不由得站起来吟诵愁赋。风声断断续续的,便尝试到荒院里仔细听听。可是风声在哪里呢?但庭院里只有高树,还有落满台阶的树叶。
仿佛进入遥远的梦境。正好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有着生病憔悴的样子。本来是山里的庭院。却想到边疆鸿雁的孤鸣,台阶下的蟋蟀的秘密私语。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之声相应和。我无处可躲避。这种闲愁,夜越深越痛苦。

注释

秋声:时至秋日,西风起,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曰秋声。
商飙:指秋风 。
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
商音配秋。
商音凄厉。
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
因以商指秋季。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
倦旅:指倦于行旅的人。
青灯:光线青荧的油灯,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
吊影:对影自伤。
极言孤独。
愁赋:度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
断续:意指风声不定时断时续。
无凭,无准或不定之义。
何许:何处。
但:只,只有。
迢递:遥远的样子。
老耳难禁: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
边鸿:边塞的鸿雁。
孤唳:指鸿雁孤鸣。
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数点:指雨滴。
更著:更加上。
李清照《声声慢》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与孤寂。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这几句写出了秋风初起的声音,与其带来的凉意和萧索感。顿惊倦旅,表达了诗人被突如其来的秋声所惊醒,是在旅途中,心境之寂寞可想。

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这里则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的画面。青灯下,诗人的身影显得孤单,而他开始吟咏着愁绪满腹的文字。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荒凉的庭院中聆听秋声,但又似乎找不到可以依凭之物。

在何许,这个问题如同一阵风,飘渺而不见踪迹。落叶满阶,惟有高树,是秋天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那些已逝的事物只留下了空壳,真正坚守的只有那高大的精神支柱。

迢递归梦阻,这里写的是诗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徘徊,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停滞。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则透露出诗人年华已逝,听觉亦渐渐衰退,而内心的忧伤却是无法抑制的。

故山院宇,是对过往的一种召唤,或许是一处曾经生活的地方。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这里则是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与独处时的心声交流。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则是在这样的夜晚,连续不断的秋雨与芭蕉叶间的轻吟,也成为了一种安慰。

避无处,是一种无奈与无处可逃的情绪。这闲愁、夜深尤苦,总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样一个寂寞而又充满忧伤的秋夜里,他的愁绪更是随着夜的深沉而加剧。

收录诗词(69)

王沂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字:圣与
  • 号:碧山
  • 籍贯:玉笥山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数枝谁带玉痕描。

夜夜东风不扫。溪上横斜影淡,梦中落莫魂销。

峭寒未肯放春娇。素被独眠清晓。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齐天乐(其五)四明别友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

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登临顿懒。

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

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

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

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山阴路畔。

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四)赠秋崖道人西归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

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江南恨切。

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

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

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

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江云冻结。

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二)蝉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

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