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高阁迥宜闲望,望尽云山首懒回。
林下野僧应笑我,半年旌旆四曾来。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留题洛北罗汉阁》。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高阁,视野开阔,适宜悠闲远眺的场景。他眺望远处的云山,却被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不愿回头。诗人想象着山中的野僧可能会笑他频繁来访,短短半年内已经四度造访此地。这表达了诗人对罗汉阁的喜爱以及与僧人之间友情的深厚。诗中寓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千里关河一望间,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更倚高楼看暮山。
离歌岂忍樽前听,别恨无由醉里消。
惟有梦魂归北阙,不知京洛路迢遥。
致君才业本无能,恋阙情怀老不胜。
欲过龙津重回首,朣胧初日上觚棱。
数柄疏荷出小池,幽香深谢好风吹。
晓来秋气凝清露,似学湘妃怨九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