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四时(其二)

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一年四季中的辛勤劳作,充满了对丰收的渴望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田间生活的艰辛与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首句“麻麦闻熟刈”,开篇即点明了农事的紧迫性,麻和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当它们成熟时,农民们必须迅速收割,以免错过最佳时机。这不仅体现了劳动的繁忙,也暗示了农民对食物安全的迫切需求。

接着,“蚕成缲莫迟”一句,转向了养蚕的过程。蚕丝是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因此养蚕也是农民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里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其他事务而延误了养蚕的关键时期,体现了农民对经济活动的精细管理。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则进一步描述了农田管理的细节。农民需要时刻关注田间的作物生长情况,及时去除杂草(莨莠),以保证作物的健康成长。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也反映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细致入微的关注。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表达了农民对长时间阳光的期盼,阳光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农事安排的严谨态度的体现。农民深知,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确保农事的顺利进行。

最后,“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避免冬季饥饿的迫切需求。这不仅是对物质富足的向往,也是对家庭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追求。通过这一愿望,诗人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们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民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循环的劳作生活,以及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也是对勤劳、智慧和希望的颂歌。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田家四时(其三)

开塍放馀水,经霜谷将实。

更黎原上畴,坎麦亦云毕。

老叟呼儿童,敲林收橡栗。

乃知田家勤,卒岁无閒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田家四时(其四)

田事今云休,官输亦已足。

刈禾既盈囷,采薪又盈屋。

牛羊各蕃衍,御冬多旨蓄。

何以介眉寿,瓮中酒新熟。

形式: 古风

朝登北山头二首(其一)

朝登北山头,千里入平望。

本欲寄吾怀,胡为返惆怅。

晴云随白日,西去没青嶂。

素丝行满头,吾年安可壮。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朝登北山头二首(其二)

朝登北山头,悠悠望江水。

水流无还期,人老行已矣。

劝君把一樽,聊用置悲喜。

生无死何有,原终乃知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