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芜菁作羹

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

脆甜肭子无反恶,肥嫩恙儿不杀生。

乐羊岂断儿孙念,刘季宁无父子情。

争似野人茅屋下,日高澹煮一杯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种芜菁作羹》是宋代诗人朱敦儒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悟与思考。

首句“且喜芜菁种得成”,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芜菁种植成功的喜悦之情,暗示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接着,“苔心散出碧纵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芜菁生长的情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脆甜肭子无反恶,肥嫩恙儿不杀生”两句,诗人借芜菁的食用特性,表达了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芜菁既可口又健康,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乐羊岂断儿孙念,刘季宁无父子情”这两句则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乃至人性本质的反思。乐羊、刘季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探讨忠诚与亲情之间的冲突,诗人在这里似乎在说,即便是面对亲情,也应保持理性和公正,不应轻易割舍或违背道德原则。

最后,“争似野人茅屋下,日高澹煮一杯羹”一句,诗人以“野人”自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在茅屋之下,日高时分,煮一锅简单的羹汤,便是生活的全部满足,这不仅是对物质欲望的节制,更是对精神世界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芜菁种植与食用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亲情、人性等主题的独到见解。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历世

面册面友风雨散,山鸟山花澹薄交。

一榻氍毹容独卧,满盘杞菊是兼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五言

天寒犹著絮,雨湿欲蒸书。

吴地人情薄,西人客计疏。

无书堪著眼,有法可安心。

形式: 古风

绝句二首(其一)

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绝句二首(其二)

轻阴小雨晚难收,柳瘦梅穷却似秋。

可恨水仙花不语,无人共我说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