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融牛图

纯去自忘牧,青蓑柳影中。

不餐栏外草,知是几春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独自漫步在无拘无束的自然中,身披青色蓑衣,沐浴在柳树的阴影下。
他不在栏杆外觅食青草,只感受着不知多少次的春风吹过。

注释

纯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自忘:忘记自我,沉浸其中。
牧:放牧,这里指漫步或闲游。
青蓑:青色的蓑衣,古代农夫常用的防雨工具。
柳影:柳树的阴影,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栏外草:栏杆外的草地,暗示野外环境。
知是:知道这是,表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几春风:几次春风,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诗意的画面。"纯去自忘牧",诗人似乎在说,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忘记了世俗的纷扰,悠然自得地放牧。"青蓑柳影中",他身披青色蓑衣,置身于柳树婆娑的阴凉下,显得闲适而自在。

"不餐栏外草",诗人表示他并不贪食栏外的野草,这可能象征着他的清心寡欲,对物质享受的淡泊。"知是几春风",通过询问经历了多少个春天,诗人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他对季节更迭的深深感知,也寓含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老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复会于双林

不拜星坛不步虚,裂冠来下死工夫。

地炉深处烧红叶,曾记三生旧话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访南湖晦岩讲主

讲堂迷却散花人,百万茫茫徒苦辛。

绝处逢生机路活,定应尊者是前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访赵野云不值

久思闲对老维摩,欲话众生病痛多。

丈室无端铁门限,未应容易野人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问话行者智仁炷香请语以此赠之景定癸亥至节虚堂老僧书于雪窦西庵送日本南浦知客

敲磕门庭细揣磨,路头尽处再经过。

明明说与虚堂叟,东海儿孙日转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