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
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
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
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乡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宿的渴望。
“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这两句写出了秋季万物变色的景象,树叶初显红色,而人们的房屋则被这些树色所环绕,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树色”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摹,也暗示了人家归属感与平静。
接着,“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两句则描绘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气氛。疏钟在秋雨中摇曳,发出悠扬的声音,而秋天的水流缓缓地浸入云雾之中,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两句转换了场景,描写了冬日里雪地上飞翔的寒雁,以及乡间夜晚提早点燃的灯火和急促的舂米声。这里传达出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忙碌。
最后,“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怀旧情绪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他渴望回到旧日的山中,但却没有实现,而关于如何维持生活的打算,也充满了犹豫和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深层次的哲思,是一篇把握秋冬交替时节特有的情绪与意境的佳作。
不详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
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
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多求待心足,未足旋倾覆。
明知贪者心,求荣不求辱。
日月何忙忙,出没住不得。
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
人生石火光,通时少于塞。
四季倏往来,寒暑变为贼。
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