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怨.越调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

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

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

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

燕子不归来,风絮乱吹帘竹。

误文姬、凝望久,心事想劳频卜。

但门掩黄昏,数声啼鴂,又唤起、相思一掬。

形式:

翻译

询问春天为何而来,为何而去,它走得如此匆忙。
流水、落花、夕阳下的芳草,这样的遗憾年复一年地触动着人的心。
漫步在名园中,悠闲欣赏美好的树木,浓密的绿荫形成一片。
谁知道,时光匆匆,也夺走了诗人的青春,让他鬓发染霜。
小花盛开在寂静的深院,我独自举杯,轻唱新曲。
燕子没有归巢,风中的柳絮乱舞,吹过帘外的竹林。
文姬长久凝望,心中思绪繁多,频繁地占卜寻求答案。
只有黄昏时分,杜鹃鸟的几声啼叫,又唤起满腔的相思之情。

注释

问:询问。
匆匆:形容速度快。
流水:流水象征时间流逝。
芳草:形容美好的景色。
名园:著名的园林。
蔼翠阴:浓郁的绿色树荫。
韶华:美好的青春时光。
清尊:清酒,古代饮酒器具。
文姬:蔡文姬,历史上的才女。
啼鴂:杜鹃鸟,叫声凄凉。
相思:深深的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宋词《春归怨·越调》是周端臣所作,表达了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词中以“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开篇,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接下来,“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描绘了春景的消逝,暗示着时光荏苒,年年相似的景象触动了词人的愁绪。

“细履名园,闲看嘉树”通过游园赏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然而“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则揭示了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无奈。词人借酒浇愁,独自歌唱,寄托对春归的哀思。

“燕子不归来,风絮乱吹帘竹”描绘了空寂的深院和纷飞的柳絮,增添了离别后的孤寂。文姬(蔡文姬)的典故被引用,表达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内心的苦闷。“误文姬、凝望久”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融合,增加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但门掩黄昏,数声啼鴂,又唤起、相思一掬”以傍晚的鸟鸣唤起更深的相思之情,词人的情感在黄昏的寂静中显得更加浓郁。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春去秋来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沉思。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代寄

怕听黄昏雨。到黄昏、陡顿潇潇,雨声不住。

香冷罗衾愁无寐,难奈凄凄楚楚。

暗试把、佳期重数。

楼外一行征雁过,更偏来、撩理芳心苦。

心自苦,向谁诉。菱花憔悴羞人觑。

欢红低翠黯,不似旧家眉妩。

目断阳台幽梦阻,孤负朝朝暮暮。

怕泪落、瑶筝慵拊。

手捻梅花春又近,料人间、别有安排处。

云碧袖,为君舞。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清夜游.越调

西园昨夜,又一番、阑风伏雨。清晨按行处。

有新绿照人,乱红迷路。

归吟窗底,但瓶几留连春住。

窥晴小蝶翩翩,等闲飞来似相妒。迟暮。

家山信杳,奈锦字难凭,清梦无据。

春尽江头,啼鹃最凄苦。

蔷薇几度花开,误风前、翠樽谁举。

也应念、留滞周南,思归未赋。

形式:

喜迁莺令.西湖

青嶂绕,翠堤斜。晴绮散馀霞。一湖春水碧无瑕。

可惜画船遮。燕交飞,莺对语。风软香尘凝路。

一年春事又杨花。诗酒□韶华。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梅林

一官负弩精神小,两木成林气象清。

且道将军能止渴,正应宰相作和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