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化山

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

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

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

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馀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霜钟的声音清亮,隔着村庄都能听见,清晨渡过横塘,景色开始分明。
溪水浅浅,白石清晰可见,蜿蜒小路通向青云之巅。
忙碌的生活辜负了隐居山林的约定,微薄的官职徒增世俗的纷扰。
听说定香能让人无欲无念,我借此来驱除尘世的困惑和烦恼。

注释

霜钟:寒冷季节的钟声,清脆而透彻。
南渡:从南边渡过河流。
薄宦:微薄的官职,指官位不高。
定香:佛教中的香气,据说能使人内心平静。
尘惑:尘世的迷惑或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体现。"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两句设定了一种清晨的田园景致,霜钟声清脆而又远离,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意境。"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纯净,溪水轻柔地抚摸着白石,山路曲折而又迷人。

然而,诗人的心境并非完全沉浸在这宁静之中。他提到"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表明他对忙碌的生活和职场的不满,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者解脱。

最后两句"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馀熏"表达了诗人通过佛教修行,特别是通过佛香来净化心灵、消除世间的迷惑和烦恼。这里的"定香"可能指的是一种专门用于冥想或宗教仪式的香料,"馀熏"则意味着借助这种香气来帮助冥想或净化心灵。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4)

许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蓬莱阁赏雪赋诗

南国收藏晚,黅天凛烈兴。

日行黄道市,神御坎宫乘。

元化初施种,穷阴乍丧朋。

气随钧外转,云自泽中腾。

集霰纷馀凛,号风助峻棱。

紫霄零杂佩,玄野碎增冰。

缟色坳窊遍,寒光上下凝。

候严知节应,空旷觉神澄。

透隙还同舞,因方不待绳。

雁飞朝愈急,鸡误夕相应。

吟絮飘吴苑,禋茅秀楚塍。

阶庭迷鹤鹜,林麓蔽薪蒸。

瑶水三千里,昆崙九万层。

槛前窥化国,波际失西陵。

舟兴怀安道,鲈思鄙季鹰。

胜游方罕值,高会喜相仍。

涨海雄藩屏,东侯实股肱。

蕊珠辞密侍,阿阁贲华称。

将幕开樽俎,宾筵集俊能。

醴杯亲劝酢,龙坂尽隮登。

郢唱人谁继,皋谟世共矜。

击辕知乱雅,附骥偶同蝇。

绾席尘空满,婴衣体讵胜。

仰瞻云汉丽,嘉惠岂虚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游天章寺

常时俯仰尚为陈,千载重来感一深。

曲水已伤迷故迹,崇山依旧对游人。

萦纡雪路联珠骑,萧爽风亭岸角巾。

秖恐瑶池归扈宴,不能脩禊见深春。

形式: 七言律诗

寄洞山聪禅师

语言全不滞,高蹑祖师踪。

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

鉴分金殿烛,山答月楼钟。

有问西来意,虚堂对远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小桃溪

桃溪一何清,想像武陵水。

所爱春风时,灼灼花数里。

渔艇日来去,无人识归止。

安知历幽源,不遇神仙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