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虚寄书云想君在毗陵广坐中白眼望青天也因录此语为寄兼简诸君

白眼望青天,我乃厌多酒。

秦郎才语新,高低秀蜀柳。

春风昨夜来,传书自江口。

固为愁水光,物物惭我丑。

归程无日多,僧窗不惊帚。

投怀二三子,自许口不朽。

笑言忌有累,盏斝来所有。

莫问夜如何,为君专一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秦太虚寄书云想君在毗陵广坐中白眼望青天也因录此语为寄兼简诸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秦太虚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形象的反思。

首句“白眼望青天,我乃厌多酒”,诗人以白眼看天的姿态,表达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饮酒过多的厌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接着,“秦郎才语新,高低秀蜀柳”两句,诗人赞美了秦太虚的才华,同时以蜀地的柳树比喻秦太虚的才情,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春风昨夜来,传书自江口”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书信传递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期待,暗示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固为愁水光,物物惭我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外貌的自我审视,虽有愁绪,但内心仍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的丑陋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不值得过分在意。

“归程无日多,僧窗不惊帚”两句,诗人预感到回归之路遥远且充满未知,但即使在僧侣的居所,也不担心扫帚的打扰,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宁静的追求。

“投怀二三子,自许口不朽”表明诗人愿意与少数知心朋友亲近,相信自己能够留下不朽的名声或成就。

“笑言忌有累,盏斝来所有”强调了与朋友相聚时的轻松愉快,笑谈之间不应有负担,酒杯中的欢愉是他们共享的快乐。

最后,“莫问夜如何,为君专一斗”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不关心时间的流逝,只愿与友人尽情享受此刻的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我形象的反思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维扬会张曼老陈莹中分韵得柳字

我生固有地,物物皆可口。

身行半天下,荐饥无不有。

读书恨未博,每索多掣肘。

一逢可意人,似对灵和柳。

老来益落寞,永日类中酒。

北舟得二妙,洗尽平生垢。

参军欲陵春,记室寒挂斗。

雍容送落日,百衲为抖擞。

崎岖等外惊,瞥眼自妍丑。

真乐极胡越,谁可论不朽。

昔人固欣慕,仅欲操箕帚。

堂皇几千仞,未易窥户牖。

逡巡即千里,转盼百年久。

一笑且低回,朱颜今皓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次韵鲁直留别

南北二十年,短褐足尘垢。

九仞未及泉,竭心恚地厚。

积翳开前山,月在山之颜。

目断两黄鹄,梦寐长跻攀。

我饭苦多噎,见君遽出气。

定有囊中药,痿人果知起。

枯槁洗朝露,咀嚼玉壶冰。

蔓草岂自得,香发须高陵。

齰舌真有味,辨口空齿落。

顿悟孺子歌,会当濯其浊。

允蹈固未见,能言人亦难。

得微可齐语,引置庄岳间。

大路平如掌,仁者贵安宅。

直弦为君弹,万里等寻尺。

何年纪渻子,相向犹木鸡。

肝肺已自镂,土苴非所知。

形式: 古风

鲜于子骏用鲁直见寄韵因以为谢

云间彼上人,处污能见垢。

咄咄向风雅,入国知温厚。

别来仰高山,霜风刮衰颜。

新诗解人颐,调古不可攀。

练练瑚琏姿,森森栋梁气。

愿学固有归,黯然由此起。

世味淡于蜡,孤怀冷如冰。

十年问归路,歌舞怀西陵。

岁晏感飘蓬,老去委瓠落。

岂无杖头钱,斗酒不问浊。

尚平累愈重,欲去亦良难。

安得厕木雁,才与不才间。

遇君本有地,怅我将焉宅。

引领溯家山,一望几千尺。

何须惊堕叶,会当鉴攘鸡。

风来北窗下,此况谁为知。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古风诗二首(其一)

无儿晚读书,得之两河场。

何待少陵诗,闪闪已生光。

深山秀兰芽,无人方自香。

未央锁千门,可知曼修廊。

俯仰要自得,牺樽浪青黄。

恶木热亦荫,盗泉渴须尝。

果能夺固有,利害置两傍。

匪我亦匪人,用托宁见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