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兵备仲明楝庄卷时张将致政

公植楝成蹊,我栽梅荫篱。

楝根苦如荼,梅子酸若醯。

酸味我不厌,苦节公恒持。

握手论物态,意趣真同归。

甬东十亩园,屋旁千尺枝。

百卉既寂寥,始放花纷披。

严风战扶疏,朔雪淩葳蕤。

后殿不自矜,中凉托谁知。

甘瓜藉地力,甜李凭露滋。

苦楝与酸梅,恶土曾何辞。

所以酽酸子,能赋楝庄诗。

诗成共抚掌,笑罢各天涯。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题为《题张兵备仲明楝庄卷》,描绘了对友人张仲明楝庄的赞美与感慨。诗中以“公植楝成蹊,我栽梅荫篱”开篇,形象地展示了两人各自栽种的树木,一苦一酸,寓意深刻。

“楝根苦如荼,梅子酸若醯”,通过对比楝树和梅花的特性,暗示了人生的苦与酸。接着,“酸味我不厌,苦节公恒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坚韧不拔、坚守本色的赞赏。握手言谈间,两人心意相通,如同知己。

“甬东十亩园,屋旁千尺枝”,描绘了楝庄的广阔与美丽,百草凋零之际,楝树与梅花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面对严寒,它们不畏艰难,独自绽放,象征着高尚的品格与不屈的精神。

“后殿不自矜,中凉托谁知”,通过描述楝树与梅花在寒冷中的默默奉献,表达了对它们低调而伟大的赞美。甘瓜甜李,虽是自然之物,却也蕴含着生活的甜美与滋润。而苦楝与酸梅,即使生长在恶劣环境中,也依然坚持生长,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最后,“所以酽酸子,能赋楝庄诗。诗成共抚掌,笑罢各天涯”,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敬仰与祝福,即使分别在即,心中的欢笑与友情将永远留存。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楝树与梅花的自然之美,更通过它们象征了人生的价值与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生命深刻的感悟与赞美。

收录诗词(683)

苏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气

渺然寓天地,何能独轩昂。

古人有程规,毫发分否臧。

周易贱阴柔,往往贵阳刚。

而亦戒用罔,藉茅乃其良。

嗟予禀赋偏,径情时见伤。

几回懋持循,旋持仍旋忘。

面唾难自乾,脂韦窃惭惶。

靡悟物有折,车轮嫌四方。

仲由喜闻过,塞耳立道旁。

白首已怜逝,客气犹潜藏。

七年病已深,求艾休辞忙。

伟哉张公艺,一字箴膏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别吴宿威大行宿威江右抚州人予督学日君正在校艺之列魁乡荐时予犹在治比登甲第拜美官尝自京华遥有来简兹赍哀诏至蜀公毕叙旧忠厚周致故于其去也赠之以此

昔有数日雅,别后恒悬悬。

英姿多逸才,淩云气翩翩。

连捷跻显仕,道谊名流先。

万里曾缄鸿,蓍簪重遗捐。

忽朝捧丝纶,骢马临西川。

清白节淩厉,雍容礼周旋。

在远逢故知,胜若闻跫然。

爱君器量优,感我毛发鲜。

我衰苦迷途,君壮当著鞭。

伟哉吴草庐,典则乡邦贤。

六籍据地厚,寸心蘸高天。

行台观省箴,明通得真诠。

惟惭程较书,赘疣复闲言。

虽当哀恸馀,忍别强成篇。

聊挥陟釐纸,不写薛涛笺。

因君惜菅蒯,持赠挠渠前。

形式: 古风

陈梦祥宪副寄其所作读陈公甫行状辨示予大约为作状者之过褒设也予喜其论之正赋古选报之

画虎不画势,其虎威不扬。

称麟不称异,其麟不为祥。

彪炳与仁厚,形性固有常。

虽不骇观听,虎与麟何伤。

所以程叔子,题墓不厚张。

所以黄勉斋,作状谨精详。

两楹梦奠后,千古谁能方。

颜孟逮程朱,恂恂弟子行。

况又不数子,百步窥宫墙。

均为圣贤徒,等级分阶堂。

指山谓山高,指水谓水长。

人人皆信之,更不事惊惶。

谓山即泰华,谓水即海洋。

闻者必骋啄,咸以言为狂。

周易贵无妄,无妄道自彰。

吁嗟程九辈,礼乐徒纷庞。

形式: 古风

代送张宪副仲明致政还楝庄

群鹤下阶除,饮啄恒依人。

一鹤忽飞去,翩翩脱嚣尘。

仰盻不可从,长颈空延伸。

遂作相送鸣,戛然彻苍旻。

鹤飞向何之,不集松与筠。

婆娑楝吐花,结实枝头殷。

鹓雏嫌腐鼠,啄食时时臻。

鹤投楝花丛,恰与鹓雏邻。

行藏各有志,以道为持循。

送送难为情,酩酊河之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