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界寺用石庵游惠山诗韵

木落空山古寺秋,寻僧聊遣世间愁。

尘劳似海何时了,踪迹如萍著处浮。

对榻暂同林下宿,煮茶閒引涧边游。

明朝又欲飘然去,一幅轻帆过石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古寺,寻求僧侣共话,以排解世间愁绪的场景。首句“木落空山古寺秋”渲染出一种深秋时节,山林空旷,落叶满地的寂寥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基调。

“寻僧聊遣世间愁”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通过与僧侣交谈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接下来,“尘劳似海何时了,踪迹如萍著处浮”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尘世的劳碌比作无边的大海,暗示人生的艰辛与无尽;将自己的行踪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

“对榻暂同林下宿,煮茶閒引涧边游”描绘了诗人与僧侣在寺院中短暂同宿,闲暇时一起在山涧边散步煮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似乎在这一刻,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最后,“明朝又欲飘然去,一幅轻帆过石头”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在寺中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但内心深处对自由与漂泊的渴望并未消减,仿佛明天又要独自一人,像一片轻帆一样,穿越过山石,继续他的旅程。这种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寻求心灵寄托的过程,以及对自由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庆寿寺长老惠线香

插向薰炉玉箸圆,当轩悬处瘦藤牵。

才焚顿觉尘氛远,初制应知品料全。

馀地每延孤馆月,微风时飏一丝烟。

感师分惠非无意,鼻观令人悟入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歌风台

黄屋初乘入故乡,悲风曾此醉壶觞。

固知有国因三杰,复恐无人守四方。

丰沛到今何寂寞,风云终古自飞扬。

荒台独上追陈迹,空见残碑傍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元日早朝

七年从事玉堂閒,又值新正立晓班。

夹道旌旗严五辂,充庭犀贝杂诸蛮。

和风暖入承明殿,瑞霭晴开万岁山。

圣代信然无隐者,布衣都得拜天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钱博士先生除夕感怀韵

京华住久客囊殚,对影萧然守岁阑。

酒浸屠苏怜独饮,盘堆苜蓿共谁飧。

家山梦在相思切,心事逢人欲说难。

年复一年多白发,驻颜何处觅金丹。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