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沟怀家

生涯身事任东西,药笥书囊偶自赍。

柳嫩桑柔鸦欲乳,雪消冰动麦初齐。

沙头晚日樯竿直,淮上春风雁鹜低。

归去未应芳物老,桃花如锦遍松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一生的事业任凭东西漂泊,药箱书籍偶尔自己携带。
嫩柳柔桑乌鸦将要喂雏,冰雪消融河水开始流淌,麦苗初齐绿意盎然。
傍晚沙滩上太阳斜照,船桅笔直,淮河春风中大雁低飞。
回去时万物还未老去,松溪两岸桃花如锦繁盛。

注释

生涯:一生。
身事:事业。
任东西:任凭漂泊。
药笥:药箱。
书囊:书籍。
柳嫩:嫩柳。
桑柔:柔桑。
鸦欲乳:乌鸦将要喂雏。
雪消:冰雪消融。
冰动:河水开始流淌。
麦初齐:麦苗初齐。
沙头:傍晚沙滩。
晚日:夕阳。
樯竿:船桅。
淮上:淮河上。
春风:春风。
雁鹜低:大雁低飞。
归去:回去。
未应:还不应。
芳物:美好的事物。
桃花如锦:桃花如锦绣。
遍松溪:遍布松溪两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鱼沟怀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首句“生涯身事任东西”写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对家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次句“药笥书囊偶自赍”则暗示了诗人虽然在外,但仍然保持着读书人的本色,随身携带药箱和书籍,体现了他的学识与品格。

接下来,“柳嫩桑柔鸦欲乳,雪消冰动麦初齐”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画卷,柳树新绿,桑叶柔软,乌鸦准备哺育雏鸟,冰雪消融,麦苗开始生长,生机盎然。这几句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春景的深深眷恋。

“沙头晚日樯竿直,淮上春风雁鹜低”描绘的是傍晚时分,船桅杆在夕阳下显得挺拔,淮河上春风轻拂,大雁低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寓含着诗人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归去未应芳物老,桃花如锦遍松溪”以桃花盛开的美景结尾,寓意着即使身在异乡,诗人期待着春光烂漫之时能够回到故乡,那里桃花依旧如锦,松溪潺潺,生活如诗如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

龙津之北双溪骛,逶迤势入龙津聚。

龙归何处牛斗闲,剑不可求江海古。

惨澹犹思八百年,变化岂无神物主。

何当旋柁入奫沦,傥可然犀照毛缕。

登楼那有北客同,把酒但看南雁度。

更邀桃叶远临水,正值荔枝红照户。

入梁一曳邹阳裾,思越屡吟庄舄句。

竹林觞咏当日情,岘山名姓它时慕。

一闻说尽青鞋游,令我乘风欲仙去。

形式: 古风

复用前韵并答鲁直明略且道见招不能往

铜斗承糟醉张口,口和渔阳拍铜斗。

去年抛却青竹竿,女媭婵媛呼我还。

我初不解世中语,淡面那久王侯间。

未须头出千人上,要有廖君黄子赏。

竹林清风前日生,豫章冥冥云拥城。

二人不来草木长,带铗陆离谁与荣。

步行夺马从此起,谈笑封侯谁氏子。

平生不识笳鼓悲,虚读君诗舍然喜。

君不见大贤远抱与俗难,何须酒盘柔指鸣哀弹。

二人高韵已寥廓,黄鹄之飞那得攀。

绳桥可度见可喜,家贫马骨高三山。

形式: 古风

复用前韵呈刑部杜丈君章

杜侯洒墨春云暮,纷纷满纸栖鸦聚。

文章不犯世故锋,牛鬼荒虚瓦棺古。

平生傀磊宁独此,跻俗唐虞要遭主。

先君诸父尽金兰,申以婚姻况覶缕。

劳心吏卷官有程,得意朋尊美无度。

尚忆花妍春仲时,休沐黄昏来叩户。

苦怜蟾桂将十分,欲赠海棠无一句。

巷南巷北相遇稀,而此从公慰怀慕。

安石榴红傥可期,公不来过我当去。

形式: 古风

复用前韵呈明略

茅焦逆讦磨虎口,何似淳于饮一斗。

终军乘传惊汉关,何似富春投组还。

天下同心乖出处,岂徒黄白马毛间。

鄙夫纷纷烦觖望,负日可堪希国赏。

竹林居士亦何营,江花无限老江城。

那知桥上驷马宠,能作山间蕙帐荣。

兴国寺中四月尾,海棠雪落生红子。

呼门日午醉不应,昨夜君恩赐闻喜。

君不见卒然佳会高欢难,幸值野王聊一弹。

人生歧路易南北,明发云散何由攀。

知君未试餐玉法,我亦欲返焦城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