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昶所作的《寄答遂堂先生(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吏在山左任职,接近济阴时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作吏来山左”,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在之地,他作为官员来到山左地区。接着,“分符近济阴”一句,描述了他接近济阴的情况,暗示了他在官场的位置和权力。
“治才尊卓茂,政绩数卢钦”两句,高度赞扬了卓茂和卢钦两位历史人物的治理才能和政绩,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治理能力的自信和对政绩的期待。
“腐鼠谁能嚇,青蝇已见寻”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不正当的利益诱惑比作“腐鼠”和“青蝇”,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诱惑的不屑和警惕,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的种种不正之风。
“遂初偏得计,浩荡谢朝簪”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决心。他意识到初入官场时的理想和计划(“遂初”),但面对官场的复杂和诱惑,他选择了远离官场的束缚(“谢朝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独立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