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将军大章(其一)

千里江湖羽檄传,著鞭方看祖君先。

连营白旆风云上,为国丹心日月边。

诸客登楼多暇日,三农在野庆丰年。

戎机须自儒冠出,未数功臣卫霍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黄将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卓越功绩的赞颂。首句“千里江湖羽檄传”,以广阔的江河湖泊和迅速传递的军令,展现了战场的紧张与速度。接着,“著鞭方看祖君先”一句,通过对比黄将军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黄将军勇猛和先驱精神的肯定。

“连营白旆风云上,为国丹心日月边”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黄将军麾下军队的雄壮与忠诚,他们如同飘扬在风云之上的白色旗帜,为国家奉献着赤诚之心,如同日月般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不仅体现了军队的英勇,也彰显了黄将军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诸客登楼多暇日,三农在野庆丰年”则转向了和平时期的景象,描述了人们在黄将军的治理下,生活安宁,农事丰收,百姓得以享受闲暇时光,体现了黄将军治国有方,使人民安居乐业。

最后,“戎机须自儒冠出,未数功臣卫霍贤”强调了黄将军不仅武艺高强,更注重文治,认为真正的功臣应当是既能文又能武,如儒家学者出身的将领,能够兼顾军事与文化,远非仅凭武功显赫的卫青、霍去病可比。这一句既是对黄将军全面才能的赞誉,也是对理想将领形象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将军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军事才能,更突出了其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怀以及文武兼备的领导风范,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颂歌。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寄黄将军大章(其二)

忆访辕门雪后行,如今林壑渐秋生。

狂夫几日浑欲舞,凉雨千村将洗兵。

翠羽文犀开贡献,山车银瓮报清平。

凌霄义气看能事,老向渔樵也自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姜叔德冬雪

黄云羃羃四山围,翻海阴风撼竹扉。

珠向美人帘下撒,花当归客马前飞。

夜窗销烛增寒气,晓艇掀篷失翠微。

豪俊不誇金帐饮,新诗联璧自生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豫章城南寄友生李用巽兄弟

翠谷环居似太行,谢家庭树玉生光。

题诗晚集松萝径,共被秋眠山水房。

城郭楼台堪怅叹,江湖风雪苦凄凉。

雁行霄汉他年事,宁厌云林白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凤洲上同刘仲修到郡城

云中城郭似蓬莱,叠屿重洲绿水回。

寺近松关微雨送,津浮兰艇好风催。

鸡豚荒径人烟僻,鹳鹤平林画障开。

正待幽寻遣羁思,青鞋黄帽喜追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