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郭侯至喜堂

岷江西来会众水,峡束奔湍吁可畏。

长年三老更相贺,舟到夷陵若平地。

宁知市朝车马尘,仕路风波尤畏人。

急流往往捷有神,滟滪瞿唐何足云。

祇今四海滔滔是,未省几人知此理。

君侯不与世沉浮,家有新堂名至喜。

武昌重镇居上游,云屯禁旅皆貔貅。

君侯智略谁与俦,天子久宽西顾忧。

令严将士无骄色,玉帐昼閒人语寂。

中斋一榻净无尘,自炷炉香读周易。

有时领客尊酒同,雅歌投壶双颊红。

门前官柳摇春风,想应目送天边鸿。

狐兔中原须尽扫,功成身退天之道。

角巾归路飏轻舟,童仆欢迎人未老。

形式: 古风

翻译

岷江从西而来汇合众多水流,峡谷中湍急的水流令人畏惧。
常年居住的老人们相互祝贺,船到夷陵就像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哪里知道市井间的车马喧嚣,仕途上的风浪更让人畏惧。
急流中常常有神奇的力量,滟滪堆和瞿塘峡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今四海动荡不安,又有几人能理解这样的道理。
您不随世俗沉浮,家中新建的至喜堂名副其实。
武昌作为重镇位于上游,驻扎的军队如猛兽般威武。
您的智慧谋略无人能及,皇上长久以来对西部忧虑得以缓解。
您的命令严格,将士们神色庄重,军帐中静悄悄的。
中斋内一榻干净无尘,您独自燃香研读《周易》。
有时您会宴请宾客,共饮美酒,高歌投壶,面带红晕。
门前的官柳在春风中摇曳,想必您在目送天边的鸿雁。
中原的狐狸兔子必须彻底清除,功成名就后退隐是自然法则。
头戴角巾踏上归程,乘坐轻舟扬帆,仆人孩童迎接您,您依然年轻。

注释

岷江:长江的一段, 在四川。
峡束:峡谷中的水流受约束。
夷陵:古代地名,在今湖北宜昌。
市朝:城市中的街道或朝廷。
仕路:仕途, 指做官的道路。
滟滪:长江三峡中的险滩。
至喜:极喜庆之名。
武昌:湖北省武汉市的古称。
云屯:形容军队聚集如云。
令严:命令严格。
玉帐:古代指将帅的营帐。
周易: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
尊酒:敬酒。
投壶:古代的一种游戏, 投掷短箭入壶。
官柳:官府门前的柳树。
角巾: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
童仆:年轻的仆人。

鉴赏

这首宋诗《寄题郭侯至喜堂》由章甫所作,描绘了岷江汇流的壮丽景象以及对郭侯的赞赏。诗人首先赞美了江水汇聚的壮观,以及峡中湍急水流带来的震撼,暗示了郭侯治水有方,使夷陵之地变得安稳如平地。接着,诗人将市井的喧嚣与仕途的险恶进行对比,赞扬郭侯超脱世俗,选择在武昌上游的要塞建新堂“至喜”,显示出他的智慧和深思。

诗中提到郭侯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使得军营安静有序。他在家中研读经典,过着简静的生活,有时还与宾客共饮,生活情趣盎然。诗人想象郭侯在春风中欣赏门前柳树,目光远眺,期待着未来的成功和归隐。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郭侯扫清中原、遵循自然法则、功成身退的期许,以及郭侯归乡时的宁静画面,展现出对理想人格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对人的品性与理想的赞美。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花

前朝西风不肯住,红雨毵毵落深树。

昨日东风更放颠,香雪纷纷飘满园。

四时催人头发白,薄相春风亦欺客。

渐觉繁枝过眼空,历历黄花乱疏麦。

野店沽酒酸如齑,先生不饮春将归。

屋头向晚雨声急,自炷炉香坐盘膝。

形式: 古风

清明病中遣酒问讯史授夫

一榻萧然唯坐卧,风雨欺人打窗破。

数片飞花何处来,寒食清明病中过。

疏狂閒忆少年时,问柳寻花夜不归。

春衣一任酒狼籍,玉山自有人扶持。

日月变迁衰相现,世途迫隘令人倦。

耳冷那闻白雪歌,眼寒不识春风面。

怀君著书坐僧房,呼儿与拨浮蛆香。

往浇万卷文字肠,莫学病夫多感伤。

形式: 古风

移家谢赵再可

病眼不禁黄土眯,尘缨屡费沧浪水。

晓窗笑语镜中人,但可置之岩穴里。

县官有田容我耕,收身已是太迟生。

醉眠牛背自安稳,山鸟惯听哦诗声。

经营小筑幽深处,借车欢喜移家去。

非公谁寄草堂赀,知我旧谙茆屋趣。

此心此地俱宽閒,从渠旷野多风寒。

灯前儿女话团栾,广厦期公千万间。

形式: 古风

隐静分题得静字

平生苦爱閒,多病复便静。

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

兹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

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

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颖。

俗驾难久留,伫立但俄顷。

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

从公得再来,共此春日永。

凭高惬幽思,即事发深省。

然灯战枯棋,临水瀹新茗。

兴阑下山去,妙处心已领。

晓雨湿篮舆,冲泥度前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