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

季子应嗔不下机,弃家来伴碧云师。

中秋冷坐无因醉,半月长斋未肯辞。

掷简摇毫无忤色,投名入社有新诗。

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季子大概会责怪自己不再纺织,离开家来陪伴碧云师父。
在中秋之夜独自坐着无法借酒浇愁,即使长斋半月也不愿放弃修行。
他随手丢下竹简,脸上没有丝毫不悦,投入社团还带来了新的诗篇。
期待着将来能如桂花般飞黄腾达,但别忘了在山中采药的日子。

注释

季子:指季姓的年轻人。
嗔:责怪,埋怨。
不下机:停止纺织,比喻放弃世俗生活。
碧云师:可能指代出家人或修行者,碧云是常见的僧人法号。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无因醉:没有机会或理由饮酒。
长斋:长时间的素食戒律。
掷简:扔下书简,可能指写诗或读书。
忤色:不高兴或不满的表情。
投名入社:加入社团,这里可能指文学或学术团体。
新诗:新的诗作。
飞腾:形容仕途显达。
桂籍:比喻人才名册,也象征高洁的声誉。
山中采药:隐居山林,从事草药采集,可能象征追求自然或隐逸的生活。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季子弃家随碧云师而去的形象,表达了出世离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应嗔不下机"和"半月长斋未肯辞"两句,展示了季子的坚定决心和对修行的专注。诗人在中秋节这个传统的家团圆节日选择冷坐,不为节日的喜庆所动,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掷简摇毫无忤色"一句,描绘了诗人淡然处之、不为外界干扰的心态。"投名入社有新诗"表明诗人虽然隐居山中,但仍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活力。最后两句"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则是对未来抱有希望,同时也不忘记在山中那些寻找灵感和修身养性的日子。

诗人通过这种交织现实与精神追求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游径山

老人登山汗如濯,倒床困卧呼不觉。

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

含晖亭上望东溟,淩霄峰头挹南岳。

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

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

冢上鸡鸣犹忆钦,山前凤舞远徵璞。

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

从来白足傲死生,不怕黄巾把刀槊。

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

嗟我昏顽晚闻道,与世龃龉空多学。

灵水先除眼界花,清诗为洗心源浊。

骚人未要逃竞病,禅老但喜闻剥啄。

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洞霄宫

上帝高居悯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

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鸦翻。

长松怪石宜霜鬓,不用金丹苦驻颜。

形式: 七言律诗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

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

惯眠处士云庵里,倦醉佳人锦瑟旁。

犹有梦回清兴在,卧闻归路乐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月入秋帏病枕凉,霜飞夜簟故衾香。

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

不作雍容倾坐上,翻成肮脏倚门傍。

人间此会论今古,细看茱萸感叹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